版权信息书 名: 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研究

作者:巫云仙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ISBN: 9787562031857
开本: 32
定价: 22.00 元
内容简介《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研究》从1949年以后,汇丰银行在中国内地的金融业务被中止了。在中国推行对外开放的时候,汇丰银行又于20世纪70年代末
恢复了其在中国内地的经营活动。
从一开始设立,汇丰银行就受到英国用武力建立的殖民统治秩序的支持,享受着众多的特权,并在英国殖民势力的维护下,制定银行发展的原则和战略。它代表着英国在远东从事殖民和商业活动的“当地殖民主义者"的利益。这些具有战略眼光的私人银行家,决定把汇丰银行定位于中国的本地业务。“中国定位”的战略发展目标,政府融资为主的发展路径,隐性中央银行职能的有效发挥,企业融资业务的浓厚政治色彩,使汇丰银行与近现代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其深入到近现代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之中。汇丰银行是中国外资银行的典型代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其作用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既要看到它有唯利是图的本性,也要具体分析它在历史上所起的客观作用。
《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研究》所要解剖的就是这么一个既是历史,同时更是现实的金融集团与中国近现代金融发生、发展和制度变迁等密切相关的部分。其基本思路是,从近现代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探讨汇丰银行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方面可从一个侧面反映英国侵华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中英关系的变化,西方列强在华争夺权益的斗争,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梳理中国近现代金融服务领域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以便从金融业发展和变革的角度,把握由此折射出来的近现代中国传统经济转型的特点和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如何评价汇丰银行在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将会有一个新的视角。
目录序(1)
前言(4)
绪论(1)
第一章近代中国的被迫开放环境与汇丰银行的创办(27)
第一节英国的炮舰政策与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秩序的形成(27)
第二节19世纪后期中国金融发展概况(42)
第三节汇丰银行的设立及其目标定位(51)
第二章汇丰银行在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几个阶段(66)
第一节汇丰银行的创立和崭露头角(1865~1894年)
(66)
第二节“一仆多主”与帝国主义式的扩张(1895~1914年)(72)
第三节“恢复常态”与融入现代中国金融体系(1914~1949年)(78)
第四节与中国内地业务活动的恢复和拓展(1949年以后至今)(85)
第三章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的国际汇兑和贸易融资(96)
第一节汇丰银行成为近代中国国际汇兑银行的基础和条件(97)
第二节汇丰银行为国际汇兑扣贸易融资所作的制度安排(110)
第三节汇丰银行开展的贸易融资和国际汇兑业务(119)
第四章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政府的资金融通(130)
第一节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政府融资方式的演变(131)
第二节汇丰银行与中国政府融资种类的多样化(147)
第三节汇丰银行以政府业务为主导的发展路径(153)
第五章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发展(166)
第一节汇丰银行与清朝末年的币制改革(166)
第二节汇丰银行与国民政府和香港政府的
币制改革(170)
第三节汇丰银行与近现代中国信用货币的
发行和流通(178)
第六章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企业金融的开展(194)
第一节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的铁路投资(195)
第二节汇丰银行的关联企业与铁路建设投资(209)
第三节。汇丰银行与中国工矿企业的资金融通(220)
第七章汇丰银行与近现代中国金融发展的总体估计(227)
第一节汇丰银行与近现代中国金融体制的演进(228)
第二节汇丰银行与近现代中国地方金融的发展(240)
结论(248)
参考文献(251)
后记(263)
……
文摘一、汇丰银行发行信用货币的依据
与金属货币相比,银行券(BankNotes)是一种信用货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钞票,虽然银行券的持有人可以到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但是银行券本身已经是金属货币的代表符号,它的流通能力取决于它兑换金属货币的能力,即取决于发行银行的信誉。汇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实际上也是一种钞票,它是依据怎样的法律条文发行的呢?在19世纪60年代,汇丰银行是一家按照英国银行制度在香港殖民地建立的股份制银行,而不是特许银行,按理说它是不能发行银行券的,但是它还是发行了大量的银行券并流通于中国的许多地方,其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
1.英国在中国所获得的治外法权。银行券的发行固然是近代银行的新兴业务,但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发行信用货币--银行券是建立在军舰大炮和治外法权基础之上的。以前英国的特许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哪里都不是法定货币,而被看做是为了交易方便而发行的金融票据,没有太多的经济和政治含义。但是在近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条件下,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外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中国各地都能流通,已经超出了交易媒介的功能范畴,具有了准法偿货币的形式。有关一国货币政策的问题,无论是怎样的治外法权,国家主权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而汇丰银行不是英国的“特许”银行,不受英国“殖民地银行监管条例”的监管,名义上受英国财政部监管,但是财政部的监管要通过香港殖民地政府才能有效执行,实际上汇丰银行只是在香港殖民地成立的一家英国海外银行。英国财政部对它的监管没有实际的约束力,它的银行组织形式是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