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大过口乡大平掌村大平掌村隶属于大过口乡野猪塘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大过口乡南边,距离村委会4 公里,距离大过口

乡人民政府14公里。国土面积1.6亩,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4.6亩(其中:田8.3亩,地66.3亩),人均耕地1.66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96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8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该村没有矿产资源。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户,有乡村人口45人,其中农业人口45人,劳动力2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06万元,占总收入的66.8%;畜牧业收入1.56万元,占总收入的10.4%;林业收入1.83万元,占总收入的12.2%。农民人均纯收入2291.6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2、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旺乡大平掌村该行政村隶属于景洪市勐旺乡,地处勐旺乡西边,距勐旺乡政府所在地29.00公里,到乡道路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景洪市120公里。东邻勐旺村,南邻勐养自然保护区,西邻普文镇,北邻菜阳河保护区。辖老黄寨、大平掌、三棵桩等7个自然村。现有农户203户,有乡村人口995人,其中农业人口995人,劳动力4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7人。
全村国土面积24.06平方公里,海拔1080.00米,年平均气温19.7℃,年降水量 165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玉米、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224.00亩,人均耕地4.25亩,林地23,500.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7.71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3、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勐朗镇大平掌村该行政村隶属 谰沧拉祜族自治县 勐朗镇 ,距 勐朗镇 政府所在地18 公里,到镇道路为 土 路,交通不方便,距县政府18 公里。东邻竹塘乡 ,南邻勐滨村 ,西邻 拉巴乡 ,北邻竹塘乡 。辖大平掌、 八夺 等20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1119 户,有乡村人口4572 人,其中农业人口 4568 人,劳动力 2164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164 人。
全村国土面积 108.74 平方公里,海拔 1640 米,年平均气温 19.9 ℃,年降水量 1595.8 毫米,适合种植 甘蔗、粮食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5749 亩,人均耕地 3.44 亩,林地 76785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531.2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37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为主。
4、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西舍路乡大平掌村大平掌村隶属于西舍路乡闸上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 村委会0.5 公里,距离乡16.5公里,。国土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85亩,其中人均耕地1亩;有林地291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户,有乡村人口89人,其中农业人口89人,劳动力5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4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林业为主。
5、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大地基乡大平掌村大平掌 村隶属于大地基乡中邑舍村委会 ,属于 山区。距离 村委会8 公里,距离乡政府24公里。国土面积2.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6 ℃,年降水量75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67.8亩,其中人均耕地1.74亩;有林地412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户,有乡村人口39人,其中农业人口37人,劳动力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742.6 元。该村不属于 贫困村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6、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正兴镇大平掌村村情概况

大平掌村隶属于正兴镇波云村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镇55公里。国土面积1.72亩,海拔990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11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84.2亩(其中:田101.2亩,地183亩),人均耕地2.05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228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7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亩,其中荒山荒地5亩,其他面积8亩。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34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2.3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户(分别占总数的58.82%和38.24%)。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5公里。全村共拥摩托车6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1.2亩,有效灌溉率为35.6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3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24.71%;畜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17.6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0头,肉牛3头,);渔业收入0.3万元,占总收入的1.06%;林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52.95%;第二、三产业收入0.03万元,占总收入的0.11%;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3.53%。农民人均纯收入121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0.36%)。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34户,共乡村人口139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49人。其中农业人口139人,劳动力68人。该村以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96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3人,参合率74.1%;享受低保4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5公里。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波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正兴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8公里,距离中学55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人,其中小学生7人,中学生5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5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