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种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Frankel和Brown于1984年最早提出核心种质(core collection)的概念。认为核心种质是保存的种质资源的一个核心子集,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地理分布。因此核心种质可以作为种质资源群体研究和利用的切入点,从而提高整个种质库的管珲和利用水平。一般来讲,核心种质是从现有的种质中按照科学的取样方法与技术,选出约10%样品组成,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一种及其近缘野生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基因与基因型的最大范围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促进种质交流、利用以及基因库管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意义。核心种质的材料必须具有最大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材料在基因型上的差异,以及不同基因型对环境反应上的差异,冈此如何准确地评价不同材料间在遗传上的相似性则足合理构建核心种质的前提。

根据核心种质的定义,从药用植物的特点出发,认为药用植物核心种质应具有如下特性:①核心种质组成应包括和体现当前药用植物的主要变异类型。②核心种质彼此间要有异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遗传上的重复。③核心种质存在动态交流和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④包含牛产实践所需要的优异农艺性状或基因。⑤包含临床疗效所需要的有效成分及其调控基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