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之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生平张之洞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1837年9月12日出生于贵州兴义府(当时其父张瑛任兴义知府),少时在贵州兴义府署(今安龙)长大。其人博闻强识,文才出众,年方十一,即为贵州全省学童之冠,作《半山亭记》,名噪一时。此记全文,刻于安龙招堤畔之半山亭。十二岁在贵阳出版第一本诗文集。咸丰三年(1853年),回直隶南皮应顺天乡试,名列榜首。同治二年(1863年),与贵州人李端棻同为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其间,为清流派重要成员,与张佩纶、黄体芳、宝廷、陈宝琛、吴大澄、张观准、刘恩溥、吴可读、邓承修、何金寿等人一起,放言高论,纠弹时政,抨击奕䜣、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有“四谏”、“六君子”、“十朋”之称。

1881年(光绪七年),授山西巡抚,为任封疆大吏之始。以后政治态度一变,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战争前夕,奉命署理旋又补授两广总督。任内力主抗法,筹饷备械,起用前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材等,击败法国军队。同时,在广东筹建官办新式企业,设立枪弹厂、铁厂、枪炮厂、铸钱厂、机器织布局、矿务局等;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兵,设广东水陆师学堂。1889年,调湖广总督。以后十八年间,除两度暂署两江总督外,一直久于此任。他将在广东向外国订购的机器移设湖北,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包括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并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1894~1895年署督两江时,仿德国营制,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筹练江南自强军,后又以之为基础在湖北编练新军。为培养洋务人才,尤注重广办学校,在鄂、苏两地设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普通教育、师范等类新式学堂,并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在举办洋务事业中,还大量举借外债,是为中国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国订约借款之先。

1894年8月1日甲午中日战争后,张之洞曾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他鉴于“倭势日强,必将深入”,建议“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电李鸿章,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三项主张。10月底,日本军队强渡鸭绿江后,辽沈危急,张之洞再提出“购快船、购军火、借洋款、结强援、明赏罚”五事。11月2日,调署两江总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鸿章电中指出“无论或战或和,总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军围困旅顺,张之洞先后致电李鸿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顺,均无效。

1895年初,日军进犯山东半岛,张之洞给山东巡抚李秉衡发急电,建议李“责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开壕堑,于要路多埋火药,作地雷”,以阻止日军进犯。并表示拟拨枪支弹药支援山东守军。在丁汝昌自杀殉国后,他曾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提出保台的“权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舰保卫台湾;二、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张之洞致电唐景崧,一方面鼓励御倭;一方面建议起用百战之将刘永福,同时致电刘永福,建议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济,建立奇功”。《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于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办法“惟有乞援强国一策”。5月20日,清廷谕令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唐景崧令陆续内渡”。张之洞认为“此时为台之计,只有凭台民为战守,早遣无用客勇,以免耗饷,禁运银钱内渡,以充军实”。24日,张之洞从唐景崧来电中得悉“日内台民即立为民主国”之事,27日上奏,认为台湾“现自改为民主之国,以后筹械等事,自未便再为接济,以免枝节”。6月3日,日军攻陷基隆港。5日,张之洞仍致电唐景崧,希望他激励士勇民众坚守台北府,并鼓励唐“自率大支亲兵,获饷械,择便利驻扎,或战、或攻、或守,相机因应,务取活便,方能得势。”可是唐景崧辜负了台湾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厦门。最后只剩刘永福在台湾领导军民坚持抵抗日本侵略军。但是“饷械奇绌”,多次向张之洞求援,张之洞虽有饷械,却不敢接济,10月19日,刘永福战败,退归厦门。

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张之洞颇得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好感,并任用其中一些人充当幕僚。戊戌变法时期,起先以支持维新活动的面目出现。1895年秋京师强学会成立时,捐金五千为助;未几上海强学分会成立,被推为会长,并派旧属汪康年助办《时务报》;同时对湖南南学会和《湘学新报》亦颇表赞助。但当维新运动日益发展、新旧斗争渐趋激化后,即表明与维新派的分歧,登报声明自除会长之名,对《时务报》的进步言论大加干涉,并严斥积极支持变法维新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学政徐仁铸等。1898年4月,撰《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宣传洋务主张,攻击维新思想,反对变法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主张“安内乃可攘外”,多次上书清廷,要求对义和团严加镇压。是年夏,八国联军进逼京津,清政府对外宣战,乃于地方拥兵自重,并在英国策动下,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联络东南各省督抚,同外国驻上海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九条,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治安秩序由各省督抚负责。8月间,在汉口通过英国领事,破获设于英租界的自立军机关,捕杀唐才常等人。随后又在鄂、湘、皖镇压了由维新派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联络长江中下游哥老会发动的自立军起义。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设督办政务处,命张之洞以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旋与刘坤一联衔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兴学育才”办法四条,及调整中法关系十二事,采用西法十一事,为“新政”活动的重要蓝本。1903年,会同管理学务大臣商办学务,仿照日本学制拟定“癸卯学制”(即1903年经修改重颁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首采近代教育体制。1905年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在东南地区破坏革命组织,镇压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因此受到社会进步舆论的强烈谴责。1907年调京,任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且兼管学部。次年清政府决定将全国铁路收归国有,受任督办粤汉铁路大臣,旋兼督办鄂境川汉铁路大臣。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宣统元年)病故,谥文襄。遗著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对张之洞的历史评价张之洞,人称张香帅,自号抱冰老人,南皮人,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汉阳铁厂全景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安源煤矿,太祖发迹的圣地)。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曾记否,汉阳步枪在八年抗日战争都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芦汉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张之洞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另外,“湖北新政”之所以成功,制度创新是关键。据统计,张之洞督鄂期间,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设,75%是按张之洞设。明确标示出张之洞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新机构的设置,既是张之洞锐意创新的标志,也是张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因“湖北新政”所孵化的社会生产力、民族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倾向革命的士兵,最终成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张之洞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当时风气虽开,而出洋仍遭到很大阻力。张之洞极力倡导,将自己的数位子孙都送往日本留学。学生出洋,之洞必送行,回国必设宴接风。总督衙门有一挑水人听人说今天总督接风的是留学生某某,挑水人说:“这学生就是我的儿子啊!”

张之洞对学生宠爱异常,凡是学生与官吏发生争执或纠纷,张之洞往往偏袒学生一方。注意,那时候的留学生可不是1/4回国,3/4滞留。可以想象武汉当时的风气!对了张之洞还是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张之洞创办新军(曾记否,双十节,武昌起义!楚望台!)回任湖广前夕,曾奏准将已经练成的江南自强军护军前营五百人调往湖北,“教习洋操,以开风气”。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张之洞还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自强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农务学堂(1898)、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

张之洞年谱1837年(道光十七年) 生于贵州义府。一说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其母朱氏是邛州(今四川邛崃)的知县千金。

1840年(道光二十年) 三岁,母亲朱氏死。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四岁,入塾就学。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十一岁,从师胡林翼。

1850年(道光三十年) 十三岁。应试,入县学。

7月 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父张瑛勇抗拒太平军。

1852年(咸丰二年) 十五岁。回原籍直隶应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名举人。

1853年(咸丰三年) 十六岁。

4月 太平军攻占江宁,清廷宣布畿辅戒严。

8月 出都抵贵州兴义府。

1854年(咸丰四年) 十七岁。在兴义城与父兄一直参加抵御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娶石夫人。

1855年(咸丰五年) 十八岁。侍父于贵州军中。秋,父令其北上入京。

1856年(咸丰六年) 十九岁。

4月 赴礼部试,考取觉罗官学教习。

8月 父病死军中。

1857年(咸丰七年) 二十岁。在籍守制。翌年继续守制。

1859年(咸丰九年) 二十二岁。

3月 将赴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在家乡(直隶南皮)办清平团练。

1860年(咸丰十年) 二十三岁。

7月 长子张权生。

9月 英法联军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张之洞感愤时事,作《海水》诗。秋冬至济南,入山东巡抚文煜幕府。

1861年(咸丰十一年) 二十四岁。

4月 回南皮,后赴任丘,为人作家庭教师。

1862年(同治元年) 二十五岁。

2月 入都。

4月 应会试,落榜。后入河南团练帮办毛昶熙幕府,参与镇压捻军。

8月 入河南巡抚张之万幕府。

1863年(同治二年) 二十六岁。

3月 入都。

4月 会试,中贡生。

5月 殿试,列一等一名;廷式对策,列一甲第三(探花),赐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

1865年(同治四年) 二十八岁。

5月 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

6月 石夫人死。

1866年(同治五年) 二十九岁。

5月 翰林大考,列二等第三十二名。

1867年(咸丰六年) 三十岁。

7月 充浙江副考官。

9月 简放湖北学政。

1868年(同治七年) 三十一岁。在湖北学政任内。

1869年(同治八年) 三十二岁。在武昌创建经心书院。

1870年(同治九年) 三十三岁。

2月 娶唐夫人。编刻《江汉炳灵集》。

11月 任满交卸入京,在北京与藩祖荫、王懿荣、吴大澄、陈宝箴等清流名彦结交。

1871年(同治十年) 三十四岁。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72年(同治十一年) 三十五岁。

10月 加侍读衔。

11月 编纂《平定粤匪方略》、《剿平捻匪方略》。

1873年(同治十二年) 三十六岁。

7月 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又简放四川学政。

1874年(同治十三年) 三十七岁。整顿四川科举积弊,创建尊经书院。

1875年(光绪元年) 三十八岁。

2月 同治帝死,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著《輶轩语》、《书目问答》。

1876年(光绪二年) 三十九岁。继续整顿四川科举积弊。

12月 任满交卸返京。充文渊阁校理。娶王夫人。

1877年(光绪三年) 四十岁。充教习庶吉士。

1878年(光绪四年) 四十一岁。为清流党人黄体芳代拟疏稿,陈时政得失。

1879年(光绪五年) 四十二岁。

3月 王夫人死。补国子监司业。

5月 上疏,议皇统继承。

6月 奏议四川东乡知县孙定扬“诬民为逆”。

8月 疏请“直言不宜沮抑”。

9月 补授左春坊中允。

10月 转司经局洗马。

1880年(光绪六年) 四十三岁。

1月 上疏。言“中俄条约”“十不可许”,并力主整修武备,与俄另订新约,治出卖主权的崇厚以“应得之罪”。

6月 转翰林院侍读,旋晋左春坊右庶子。

8月 充日讲起居注官。继续就“中俄条约”事上奏。

9月 奏请加强海防,转左春坊左庶子。

1881年(光绪七年) 四十四岁。

1月 与陈宝琛会奏请裁阉官。

3月 补翰林院侍读学士。

6月 充咸安宫总裁。

7月 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衔。

12月 补授山西巡抚。

1882年(光绪八年) 四十五岁。

1月 出京赴山西任。禁革山西种种陋规。

5月 敦请阎敬铬出山任职。荐举中外文武官吏59人。奏请遣重臣驻粤,以应付法国在南疆的侵略活动。

7月 奏明“治晋八事”。设清源局、教案局。

1883年(光绪九年) 四十六岁。筹办山西练军,调李先义、吴元恺等管带操练。

5月 设洋务局、桑棉局、铁绢局。

1884年(光绪十年) 四十七岁。

1月 与北洋大臣会奏晋铁改由天津出海。创办令德书院。

3月 中法在北宁开战。

5月 赴京陛见,署理两广总督。

6月 抵广州,筹办省城防务及琼廉潮州防务。

8月 法海军挑起马尾战端,张之洞以枪械饷银援助福建水师。二十三日补授两广总督,二十七日清政府对法宣战。

9月 奏请唐景崧率师入越,会同刘永福抗法。

11月 奏派王孝祺率八营赴琼山。

1885年(光绪十一年) 四十八岁。

1月 因保徐廷失当,吏部议奏降一级留任。

2月 因“筹济军事不分畛域”,加一级。

3月 冯子材于镇南关大败法军,中法于巴黎订停战条约,张之洞上奏反对撤军,上谕令其如期停战撤回 边界,有违延必严究。

4月 再次奏称撤兵之害。

6月 上谕广西关外大胜,张之洞拨军筹饷有功有功,著赏花翎。

7月 募广胜军练习洋操,创设广安水军。

l0月 奏请分全国海军为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支。

1886年(光绪十二年) 四十九岁。

1月 调刘永福回粤。

3月 派使周历南洋各岛,安排华侨事宜。

4月 设广雅书局。

5月 法领事索赔教堂损失,严驳之。

6月 试造浅水兵轮,派冯子材赴琼州剿办客家和黎民起事。

10月 创设枪弹厂。

1887年(光绪十三年)五十岁。

2月 光绪帝亲政。

6月 创建广雅书院,设办理洋务处。

8月 创办水陆师学堂。

1888年(光绪十四年)五十一岁。

5月 奏请保护旅美华工。

1889年(光绪十五年) 五十二岁。

1月 请总理衙门阻止法国在越中边境接通电线。

2月 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

4月 筹设枪炮厂。

5月 铸钱厂建成。

8月 调补湖广总督,奏设纺纱厂。

9月 上谕赞许修筑芦汉铁路计划。

11月 交卸两广总督篆务。

12月 抵鄂。

1890年(光绪十六年) 五十三岁。

1月派员赴湘 鄂各县及川黔山诸省勘探煤铁矿。与两广总督李翰章议定将炼铁厂、织布厂移设湖北。

2月 奏请移设枪炮厂于湖北,设矿务局(后改名铁政局)。

4月 筹建枪炮厂于汉阳大别山,筹建织布局于武昌城外。

5月 创建两湖书院。

9月 勘定炼铁厂基于大别山。

11月 晓谕两湖商民自购机器开采煤矿。

1891年(光绪十七年) 五十四岁。

2月 织布厂开场兴建。

6月 设方言商务学堂,设湖北舆图总局。

9月 炼铁厂开工兴建。

1892年(光绪十八年) 五十五岁。

1月 选译洋务书籍。

2月 派工匠赴比利时炼钢厂学习。

5月 发美国棉籽令民试种。

1893年(光绪十九年) 五十六岁

1月 汉阳铁厂若干厂房告成。

5月 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经李瀚章等确查具奏,将徐奏驳回。

6月 令地方官严办麻城教案。

10月 炼铁厂工程竣工。

11月 设自强学堂。

1894年(光绪二十年) 五十七岁。

2月 炼钢厂开炉。

8月 清政府对日宣战,奏派兵赴天津听候调遣。

11月 刘坤一北调主持军务,两江总督由张之洞署理,湖北炼铁织布各局仍由其经理。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五十八岁。

3月 电奏割弃台湾之害。

4月 密筹台湾饷械。

6月 筹练自强军,扩充湖北枪炮厂。

8月 议设商务局。

12月 奏明创练自强军,奏陈筹办江浙铁路。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五十九岁。

1月 创办储才学堂 招商设纱厂于州(今南通)。

4月 铁厂招商承办。

5月 设官钱局。

8月 创设武备学堂。

1897年(光绪二十三岁) 六十岁。

会奏芦汉铁路借用比利时款项。

7月 纺纱局成。

8月 选防军绿营兵勇练习洋操。

10月 筹设农务学堂。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六十一岁。

1月 奏请设立粤汉铁路总公司。

4月 创设汉口商务公所、制麻局,撰《劝学篇》。

5月 光绪帝电谕张之洞来京陛见,中途令其折回本任。

6月 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7月 奏请妥议科举新章。

9月 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10月 派学生游学日本。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六十二岁。

2月 修武昌南北江堤。

4月 创办《商务报》。

12月 设农务局。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六十三岁。

5月 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

6月 电致总理衙门“调兵速剿”义和团,令江汉关道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力任保护”,会同刘坤一与驻沪各领事议订“东南互保”。

8月15日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光绪西逃,21日张之洞在汉口破获自立军机关,随即杀害唐才常等人。

10月 慈禧、光绪抵西安。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六十四岁。

1月 慈禧发布“变法诏”。

2月 电奏与俄定东三省条约之害。

4月 清廷设立主持“新政”的督办政务处,张之洞遥为参预督办政务大臣。

6-7月 与刘坤一会奏“变法三疏”。

7月 设学务处综理湖北全省学堂事务。

11月 因“东南互保”赏加太子少保。慈禧、光绪还京。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六十五岁。

5月 改两湖书院改为两湖大学堂,自强学堂为文普通学堂,武备学堂为武高等学堂,设武普通学堂,创建湖北师范学堂。

7月 兼充督办商务大臣。

9月 设铜币局。

10月 刘坤一死,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

11月 抵江宁接两江篆务。

12月 魏光焘调补两江总督,张之洞回湖广本任。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六十六岁。

2月 奏设三江师范学堂。

3月 与袁世凯会奏变通科举,奏陈移江南制造局于内地。

7月 与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会商学务,鳌定学堂章程。

12月 奏请重定学堂章程。陛呈请训,面奏"化除满汉畛域"。

1904年(光绪三十年) 六十七岁。

7月 筹备粤汉鄂省铁路赎款,建两湖劝业场。

9月 改枪炮厂为湖北兵工厂,议结宜施教案。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六十八岁。

4月 粤汉铁路建成。

7月 奉旨督办粤汉铁路。

8月 粤汉铁路赎路约成。

9月 与袁世凯会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

11月 设川汉铁路于武昌。

12月 奏陈改变湖北常备军。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六十九岁。

6月 开办湖北印刷局。

7月 批准汉口商办水电公司。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七十岁。

1月 设宪兵。

6月 任协办大学士。

7月 授大学士,仍留湖广总督之任。充体仁阁大学士,奏请化除满汉畛域。补授军机大臣。

9月 手书各学堂各军营停造石像铜像。到京,奉旨管理学部事务。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七十一岁。

7月 兼充督办铁路大臣。

11月 14日光绪帝死,15日慈禧太后死。

12月 溥仪登们,载沣为摄政王,张之洞赏加太子太保衔。

1909年(光绪三十五年) 七十二岁。

1月 载沣拟杀袁世凯,张之洞阻止。

3月 任德宗实录修纂部裁官。

7月 因病请假。

9月 奏请续假。

10月 4日病逝,6日追谥文襄,晋赠太保。翌年归葬南皮。

张之洞与西方法律

张之洞

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是主张学习西方法律的,这从他在洋务运动时期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说可以得到证明。他与刘坤一合上的《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就此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并指出了采用西法的理由:西方列强的政体学术,经历了数百年的研究、数千人的修改,确系精良;且能相互仿效,故成效显著;学习西法可以使中国由弱变强

。另外,张之洞还主张法分民刑、改良监狱等,因此,聘用日本法学博士当顾问,必须两人:“一专精民法,一专精刑法”;改良监狱,在他看来,也是采用西法的必然措施。但是学习和采用西法要有前提,即“中学为体”,中法的根本原则不能动;“西学为用”,西法的基本原则不能学。

早在清末修律正式开始之前,张之洞就主张“择西学之可以补我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他认为这样做是“有其益而无其害”。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他又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了三道《江楚会奏变法折》,提出了“恤刑狱”、“结民心”、改良法制的建议,并同袁世凯一起保举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

修改法律

张之洞在光绪二十七年所奏的《整顿中法十二条折》中关于刑法改革的九条意见中,便参考了西法,提出了“重众证”、 “改罚锾”、“教工艺”、 改良监狱等具体改进方法。稍后,他明确提出:“鉴前事之失,破迂谬之说。将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张之洞还十分重视西律中的“公法学”,这是在办洋务过程中与西方各国打交道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对此,他提出两条建议:

第一,参酌中外法律,制定“通商律例”,作为处理在华外国人案件的法律根据;

第二,培养熟悉中外法律的人才,以适应这种需要。后来,张之洞还主张聘请各国律师,博采各国矿务律、铁路律、商务律、刑律等,为中国编撰简明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说制定此四律是“兴利之先资”,“防害之要”。

现实意义

中国毕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不可照搬西方的法律,但可以学习西方立法的技术和经验,引进某些新兴领域的法律内容,并从其自然法种理论模式,强调“天人合一”以及“礼”与法的结合,是一种从人本身出发的伦理法学说,在当前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儒家把法与道德、法与社会、法与政治密切结合起来的思考方法,与现代综合治理原则有着某些暗合,这对于我们的现实法制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之洞与近代教育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 ,他的经济思想在当时是比较领先的 ,但在其所有的政绩中 ,教育方面的成就是最突出的 ,其兴学育才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改革传统书院

在早年张之洞担任学政时 ,他主要是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革 ,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强调以通读史经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具体的举措主要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机构 ,以湖北的经心书院和四川尊经书院为代表。清代的传统教育机构主要是学寓与书院 ,乾嘉以后 ,由于经费不足 ,教官失职 ,不少地方学寓逐渐停废 ,书院成为主要教育机构。但这些书院大多数只是考课 ,没有讲学色彩 ,与经世致用学问脱节。为此 ,张之洞开始重视引导书院讲求实学 ,于1869年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阁设立经心书院“, 拔其优秀者 ,读书其中“,所研习的多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 ,标榜实学 ,注重经世致用。1870年学政任期己满 ,在卸任回京之际 ,张回首三年来在湖北的行为 ,确实付出不少心血 ,也得到湖北士人的好评 ,不禁为自己公务劳苦而早生白发发一番感慨“: 人言为官乐 ,哪知为官苦 ,我年三十四 ,白发已可数。“ 1873年 ,张之洞又奉旨任四川乡试副主考宫 ,9月任四川学政 ,入川后他发现四川的科场作弊、“士风”日下现象严重 ,便采取措施 ,清除科场积弊 ,整顿士林风气。他认为“欲治川省之民 ,必先治川省之士“。1874年 ,薛焕等15人上书张之洞 ,指出学习制艺领八股已不符时代要求 ,请求再创书院一座 ,以“通经学吾课蜀士”为宗旨 ,得到张的重视和支持。1875年春 ,这座新建的书院在成都南门石犀寺附近落成 ,取名“尊经书院”。张亲自撰写了《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提倡人才之兴在于办书院 ,他说“: 古来世运之明晦 ,人才之盛衰 ,其表在政 ,其里在学。“希望通过书院培养一批“通博之士 ,致用之才“,然后学成而归 ,纠正学风 ,化民成俗 ,达到“一人学成 ,教成十人 ,万人学成 ,教成三军”的效果。张之洞一反旧式办学方针 ,对书院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加以改革 ,严格考试制度和考试程序 ,使书院处于一种竞争奋进的学习环境。在督学四川 ,创办尊经书院时期 ,张提出了他的治学思想 ———“通经致用”,要求学生精研儒家经典 ,要让中国知识分子所提倡的道德文章集于一身的传统文化在学者身上“有品有用“。

二、书院改革与新式学堂并行

在继续主张改革传统教育的同时 ,张之洞开始认识到“西学”的重要性 ,并着手试办以“西学”为主的新式学堂 ,书院改革以两湖书院为代表 ,开办的新式学堂以自强学堂为代表。

1890年 ,张之洞在都司湖经心书院旧址 ,创办了两湖书院。书院学生定额240人 ,湖南、湖北各100人 ,特定商藉40人 ,开设“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门”,宗旨是培养“出为名臣 ,处为名儒“之才。1896年 ,张改革两湖书院 ,仿照西洋学院 ,每日上堂讲课 ,教习按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则改为经学、史学、舆地与时务四门 ,同时设立院长 ,负责讲明经济。张之洞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思想之控制 , 1902年 ,两湖书院改为两湖高等学堂 ,分科为八门 ,成为一所包括文、理、法三科的综合性高等学堂。学生则由原来的240名减至120名“, 初以两湖、经心、江汉三书院的优秀生升人高堂学习 ,入校者必先补普通学科一年 ,习专门学科三年 ,然后出西洋留学一年 ,共五年毕业“。 两湖书院从一个传统的书院演变成一所新式学院 ,又随着西学课程的增多而终成一新式学堂。张之洞在1898年将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改为学堂时虽提出“两院分习之大旨 ,皆以中国(学)为体 ,西学为用 ,既免迂陋无用之讥 ,亦杜离经叛道之弊“。但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却是“西学”课程 ,结果 ,一些学生却最终“离经叛道”,从事革命活动。 1893年 ,张又以“治书以培植人才为本 ,经济达时务为先“,创办自强学堂 ,在武昌城内购地修建。自强学堂分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科 ,分科教授“由浅入深 ,循序渐近 ,不尚空谈 ,务求实用。每门学生先以20人为率 ,湖北湖南两省士人方准考取“3 ,在张看来 ,要学好其他三科 ,必须先以西洋语言文字为基础 ,他说“: 查西学既极邃密 ,西书又极浩繁 ,探讨诚非易事 ,自强之道 ,贵能取人所长 ,若非精晓洋文 ,即不能自读西书;若不能多读西书 ,即无从会通博采。本部堂再三推求 ,知舍学习洋文 ,广储高材 ,以探西书精澈 ,更无下手取法之处。“出于这一考虑 ,张之洞将学堂改为以学习西文为主 ,分英、法、俄、德四门 ,随后自强学堂成为一所西文教学为主、兼课化学 ,并随译西书的学校。1898年 ,张又提倡留学日本 ,增设日文一门 ,聘洋教习教之。1902年 ,自强学堂改名为方言学堂 ,并给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 ,鼓励学生努力向学。

三、学制改革

甲午战后 ,张之洞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近代教育思想 ,并认识到建立新学制的重要性。担任湖广总督之后 ,张之洞在湖北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 ———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国民教育。这些新式教育活动使其教育强国的构想在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 ,张之洞为配合振兴实业 ,在湖北发展实业教育。其中较有成效的是创办了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 ,培养了一批新式农业和工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张之洞的经济近代化构想中 ,农业占有重要地位。为改良湖北农业 ,张决定创办农务学堂 ,培养农学方面的人才。 1898年4月 ,农务学堂正式成立。张在招生示文中阐明兴办农务学堂 ,讲求农学的重要性“: 富国之本 ,耕农与工艺并重 ,近来泰西各国 ,农务最为兴盛““, 中国地处温带 ,原隰活衍 ,甲于环球。及因农学不讲 ,坐使天然美利 ,雍阏不彰 ,此农学不讲之故也。“1900年 ,学堂设立蚕桑试验室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02年 ,学堂迁到城北武胜门外扩建 ,按照计划改制 ,并派15人赴日考察农业 ,归国后大部分被选为学堂教习 ,充实了学堂的师资力量。农务学堂成为湖北实业教育中卓有成效的一所学堂 ,毕业后的学员也为湖北农业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 ,张之洞在湖北兴办工业 ,需要较多的工业技术人才 ,因此他对工业学堂也较重视。他认为“: 中国士人囿于传统观念不屑于学习‘工艺’,而一般的工匠又没有文化知识 ,缺乏具有理科理论知识的人才 ,因此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探寻其原因;对于引进的机器 ,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 ,这是中国人才匮乏 ,工业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 ,要发展新式教育就要有两类人才 ———工程师和技师 ,他说“: 工有二道:一曰工师 ,专以讲明机器学、理化学为事 ,悟新理、变新式 ,非读书人不能为 ,所谓智者创物也。一曰匠首 ,习其器 ,守其法 ,心能解 ,目能明 ,技能运 ,所谓巧者述之也。“ 基于这一认识 , 1898年春 ,张之洞创办了湖北工艺学堂 ,聘日本教习两人 ,分别讲授理化学和机器学。学堂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又以‘必须亲手操作方能切实通晓‘为原则 ,让学生在教习及技工的指导下 ,从事实际操作四小时 ,晚间读中国书籍“ 。 1902年 ,张将工艺学堂改办于原江汉书院故址 ,打算办成一所高等学堂。后因调职交于程颂办 ,使工艺学堂教学取得一定成效 ,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制造各种实用的新式机器。

第三 在张之洞的教育近代化构想和实践中 ,师范教育居于最基础的地位。这是因为他认识到发展教育在于普及国民教育 ,而教育的基础又在于普及小学。普及小学则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员 ,这是发展小学的先决条件“, 查各国中小学教员都取材于师范学堂 ,故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 ,关系至重“。1902年 ,除选派两院学生赴日本专学师范外 ,张之洞又在武昌创办湖北师范学堂 ,专门培养中小学教师。 1903年 ,出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又奏请设立三江师范学堂:“选派科举出身的中学教习50人 ,讲授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及体操各科。中日教习也相互学习 ,就可以解决学堂的师资问题。“为发展地方初等教育 ,张又令学务处在武昌设立师范传习所多处 ,令各届选派举贡生员前来培训 ,学习教育管理及有关初等小学堂的教学要旨 ,然后回各属地担任小学教员。在张之洞的倡导下 ,湖北的师范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也初步形成新的教育行政体系 ,为推动湖北近代教育起了巨大作用 ,同时 ,也为湖北的经济发展造就了大量人才。张之洞是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奠基人 ,其伟大的教育思想 ,为湖北培养了大批人才 ,使湖北形成了一个知识和价值观念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而活跃于清末政治舞台。诚然 ,其教育理论带有“宣扬忠君 ,维持清朝统治”的封建色彩 ,但他能看到西方文化的长处 ,取之于西方用于中国 ,亦足见其不凡。在当时的状况下张之洞不可能将西方文化与忠君思想有机结合 ,体现了他自身教育观的矛盾 ,但这并不能掩盖张的教育倡导对湖北的作用乃至他对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卓越贡献。

张之洞旧宅北京旧宅:

张之洞旧宅位于北京西城区白米斜街路北。大门在白米 斜街,门外有照壁、上马石、八字门墙。后临什刹海前海。 临海平列3幢小楼,中楼前花厅2间,四面带廊,中楼7 间,是一座高台建筑,台为城砖所砌。东楼面阔5间,2 层。西楼面阔6间,2层。

抱冰堂:

张之洞督鄂期间官邸,蛇山南麓,现为张之洞陈列馆。张之洞对于湖北近、现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慈恩学堂鸟瞰图

张之洞与慈恩学堂张之洞原籍直隶南皮,但出生在贵州兴义,少年时期也在那里度过。十三岁时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秀才,继入县学,直到二十七岁考中进士,这十多年中,他都经常回家看看,有时还住上十天半月,时间最长的一次几乎有一年。张之洞最后一次离别南皮老家是同治元年(1862年)。此后数十年间,无论是做京官、任督抚,他都没有机会再回南皮。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元月,张之洞短期署理两江总督(原督刘坤一于上年病逝)后,奏请于交卸后入京陛见,得到朝廷的批准。这次入京陛见从同年四月至十二月,长达九个多月,完成了朝廷交办的修订商约谈判和制订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等重要任务。十二月初九日临出京前,慈禧太后还赏给白银五千两,路菜十六种,以示恩宠。张之洞决定利用阴历年关的机会,再回南皮老家看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张之洞回到阔别四十一年的南皮县双庙村故里。这次衣锦还乡,又恰正值年关,少不了会见亲朋、宴请族人、拜谒宗祠、扫墓祭祖一类应酬,兴奋与劳累可想而知,结果弄得新年伊始,便因“礼节繁多,卧病旬日”。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月二十日,张之洞离别双庙村老家。他留给故里的,是将太后赏银五千两及自己历年廉俸所余一万二千两,捐建一所合族子弟学校,起名“慈恩学堂”,并购地十七顷,以其租金作为学堂常年经费。学生定额初为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各三十名,本姓外姓各半,后取消初等小学,改为高等小学六十名、中学堂三十名,仍本、外姓各半。

张之洞回任湖广后,又派他的孙子张厚琨回南皮主持慈恩学堂的筹建,还续捐一万两白银生息备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学堂建成,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之奏请光绪帝御书“慈恩学堂”校名,慈禧太后御书“振德育民”匾额一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