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山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团山村处于建水城西十三公里的西庄坝子边沿的泸江河南岸,323国道附近,与石屏县相接,距离石屏县城41公里,个(个旧),碧(碧色寨)石(石屏)铁路从村口穿过,鸡(鸡街)石(石屏)公路紧邻村子。

团山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现状都比较好,从村口流过的泸西河,成片的水田,房前屋后的蔬菜,水果,院内的花草,有种田园风光的味道。

村内具有大量文化沉淀的旧式建筑。其中的张家花园,建于清末,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房舍布局为“四合五天井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是一种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乡间庄园式居民建筑群。

2、云南澜沧县大山乡团山村团山村委会位于澜沧县大山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17公里,东与芒海村为界,南连平田村,西与富东乡接壤,北与南美村、芒海村相连,海拔在1100至2200米之间。全村土地面积1951公顷。

全村辖8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共有276户,1083人,辖区内居住着汉、拉祜、佤、彝、傣、回等多个民族,以汉族居多,有50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7%。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857亩,人均3.6亩;水田1830亩,人均1.7亩。森林总面积1049.6亩。

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为主。2006年末全村粮食总产量653747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0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057801元,人均纯收入497元。

产业发展状况。畜牧业不断壮大,全村大牲畜存栏631头,生猪存栏741头,家禽3239只。有茶园面积55亩,茶叶采摘面积55亩,年内茶叶出售量1188公斤,产值达108万元。

团山村小学,有教师4人,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1名。

团山村党员活动室已建成,交付使用。

团山村卫生室2006年建成,配有才能卫生员,但缺少医药器材,给群众就医带来一定的困难。

团山村基本实现通水、通路,共有村寨公路6条,里程23.8公里。

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团山村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大桥乡,地处大桥乡南边,距 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63公里。东邻五星乡大水沟,南邻本乡黄草村,西邻本乡杨家村,北邻本乡地德卡村。辖屋基、打磨盘、易家村、小团山、尹家村、李家沟、洪家村、徐家村、老棚子等9个自然村。现有农户315户,有乡村人口1086人,其中农业人口1086人,劳动力68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40人。

全村国土面积10.59平方公里,海拔2620米,年平均气温 9 ℃,年降水量960毫米,适合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546亩,人均耕地1.42亩,林地 59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殖业为主。

4、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团山村该行政村隶属隆阳区汉庄镇,地处汉庄镇东边,距汉庄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区21公里。东邻瓦渡乡,南邻龙潭村,西邻大堡村,北邻河图乡。辖核山、老马、团山、核桃箐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92户,有乡村人口2096人,其中农业人口2095人,劳动力111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20人。

全村国土面积16.89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7℃,年降水量969.5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透心绿豆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830.8亩,人均耕地1.35亩,林地880亩。

5、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一街乡团山村该行政村隶属南华县一街乡,地处一街乡西边,距 乡政府所在地11 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80公里。东邻平掌村委会,南邻密什么村委会,西邻红土坡镇,北邻罗武庄乡。辖团山、洗澡塘、洒枝、林家村、石格租、水田、大硝箐、六姑租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700 户,有乡村人口2713人,其中农业人口 2713 人,劳动力 2021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987 人。

全村国土面积 10.35 平方公里,海拔 1520 米,年平均气温 19.5 ℃,年降水量 677.8 毫米,适合种植 烤烟、水稻、包谷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492 亩,人均耕地0.55亩,林地 1403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543.6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8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 烤烟、包谷为主。

6、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德苴乡团山村该行政村隶属于弥渡德苴乡,属于山区。位于德苴乡南边,距离德苴乡政府2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40公里。东邻塘子村委会,南邻多依村委会,西邻小里村委会,北邻德苴村委会。辖小立石、新庄等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31户,有乡村人口1608人,其中农业人口1608人,劳动力99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80人。

国土面积有17.39 平方公里,海拔1648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631 亩,其中人均耕地1.07 亩;有林地23034.1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7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7、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团山村团山村位于皂市镇东南角,距天门、应城、京山、沙洋四县市城区都不到30公里,离应城汤池不到6公里,汉宜铁路在此设站,开车走武荆高速公路,从武汉到此不要一个小时,交通极为便利。团山以山为名,境内的长寿山是大洪山余脉,虽比不得高山深谷,但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着实难得。

从镇里到团山村,一路走来都是历史。1500年前,南朝齐武帝之子竟陵王萧子良在镇里修建了白龙寺,至今香火依然兴旺。出城不久,就到了明末竟陵文学派创始人钟惺的墓地,史上,他与谭元春有“得天下文章”之称。再不远就到了文家墩古战场。清时,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率部在此大败清兵。1932年,贺龙率红三军在此获胜。

厚重的历史让人思绪悠悠,而这里秀丽的自然景观更叫人心旷神怡。一离开皂市镇区的老街和石桥,走近长寿生态旅游区,路旁不时就见到树龄几百年的参天古木。走进村里,路旁都种着大片大片桃树、梨树,村里人说,花开时节,就像粉红和雪白的海洋。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可贵的是,团山村二者兼俱。

从车窗远远望去,“长寿山林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宽广的水库一泓碧水,波平如镜,偶有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倒影随波闪动。几只木船载着游客在水面游弋,山、水、林、天、人相融,山环水,湖映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登上长寿山山顶,周围山水阡陌、村落古寨,尽收眼底,苍翠欲滴的林海,星罗棋布的池塘,纵横如带的溪流河沟,仿佛是一张淡淡的水墨画,美轮美奂。

众多的名人、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为团山村发展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眼瞅着邻近的汤池旅游做得红红火火,皂市镇也专门成立了旅游专班,开始大展拳脚。“我们要把这些散落的历史古迹连成线,组成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一起捧给游人!”

目前,天门市已引进了中尧实业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把长寿山一带打造成一个集商务度假、休闲养生、民俗文化、水上娱乐、乡村体验于一身的国家4A级生态文化旅游区[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