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全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男,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长期主要从事农业资源经济、区域经济、经济计量和区域农业开发规划等研究工作。1988年以来,先后主持、参加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主要有“陕南秦巴山区经济植物综合发展与种植区划研究”、“陕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陕西省中低产田改造模式研究”、“陕西省农业区域综合开发规划研究”、“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规划研究”、“陕西省农业支持保障体系组织创新模式研究”、“农业结构调控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兴平市农业科技综合承包”、“财政支持农业——投资、效果、对策研究”,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山坡地土壤侵蚀及其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研究”,财政部科研项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问题及建设保护对策研究”等。先后获得科研成果奖1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奖5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近5年来,先后完成省级有关部门、有关地县及涉农企业农业建设项目规划、评估、可行性论证等科技咨询服务30余项。

在长期从事农业资源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过程中,注重数量经济和系统科学、数学方法在农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已研发出灰色动态建模方法,提出相应模型群,在资源环境、生态和农业经济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发表与此相关的科研论文8篇:

1.灰色增量生命周期模型在陕西苹果发展前景预测中的应用,西北大学学报,1996(10);

2.西瓜品种双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探讨,西北农业学报,1998(3)

3.固定资产贴现折旧原理与方法,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96(6);

4.灰色增量——微分动态模型与中间变量辩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10);

5.灰色离散序列增量动态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及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5);

6.生物种群Logistic扩展模型灰色增量生成参数辨识方法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8);

7.灰色非线性增量动态模型在农药残留量模拟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 (9);

8.生物种群灰色非线性变换通用模型及其应用,西北农业科学,2002(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