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明)冯梦龙凌蒙初
ISBN:10位[7807361964]13位[9787807361961]
出版社:三秦
出版日期:2007-05
定价:¥19.80元
内容提要《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
“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而成,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三言二拍》总计400多万字,收录故事近200篇。本书从中选取50篇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可读性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去粗取精、一管窥豹。
作者简介“三言”的作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一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长州(今苏州市)人。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做过贡生,任过知县。清兵入关后,进行抗清宣传,后死于故乡。冯梦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与整理。除“三言”外,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和《新列国志》、刊行了民歌《挂枝儿》和《山歌》等、改编了戏曲《精忠旗》和《酒家佣》等、创作了传奇《双雄记》《万事足》,其中以辑撰《三言》影响最大。“二拍”的作者凌●初(580~1644)明末著名通俗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曾任上海县丞、徐州通判等职;敌视农民起义,曾献《剿寇十策》,后被农民军所困,呕血而死。作品除“二拍”外,还编有《南音三籁》、《国门集》及杂剧剧本《虬髯翁》《北红拂》等20余种,其中以“二拍”最有影响。
目录喻世明言
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2
第二卷穷马周遭际卖媪……………………………………………17
第三卷羊角哀舍命全交………………………………………………21
第四卷众名姬春风吊柳七……………………………………………24
第五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29
……
书摘书摘
宋元“说话”技艺发展到明代后期,由于长篇章回小说的兴起,“说话”逐渐被说书所代替,但那些宋元旧篇依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逐渐脱离口头文学而成为书面文学——通俗小说。这时,有不少人整理宋元话本,并模仿创作了很多短篇白话小说。这种小说被称为“拟话本”。拟话本的作品专集很多,但真正能代表明代对宋元旧篇的整理和拟作新篇的水平,反映出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其实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称,即《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奇》的合集。
“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也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的开始。“三言”的作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一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长州(今苏州市)人。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做过贡生,任过知县。清兵入关后,进行抗清宣传,后死于故乡。冯梦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与整理。除“三言”外,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和《新列国志》、刊行了民歌《挂枝儿》和《山歌》等、改编了戏曲《精忠旗》和《酒家佣》等、创作了传奇《双雄记》《万事足》,其中以辑撰《三言》影响最大。其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三言”每集40篇,包括宋元旧篇、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其后,凌初模仿冯梦龙的“三言”创作“二拍”,共两集,每集收录作品40篇。凌初(580~1644)明末著名通俗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曾任上海县丞、徐州通判等职;敌视农民起义,曾献《剿寇十策》,后被农民军所困,呕血而死。作品除“二拍”外,还编有《南音三籁》、《国门集》及杂剧剧本《虬髯翁》《北红拂》等20余种,其中以“二拍”最有影响。“二拍”完全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创作成功,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不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