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窑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井陉窑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北部和井陉矿区,是一处分布面广、烧造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址群。它历经隋、唐、五代、宋、金直至元、明、清共约1300多年的历史时期。井陉窑是在我国陶瓷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河北省四大窑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考古工作者经过10年的考古调查,已经发现并确定了10处窑区遗址,其中河东坡区、冯家沟区的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米,而城关窑址时代跨度大,内涵丰富,最为重要。井陉窑生产的瓷器釉色、装饰、品种丰富多彩。釉色以白釉为主,兼烧黑釉、天目釉、黄釉、清花釉及三彩器。品种以盘碗为主,另也有瓷枕、罐等20多个品种。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井陉窑出土的12件印花模子显示了金代印花的精湛艺术,其图案反映内容丰富,技法多样。

井陉窑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中国北方陶瓷分布的空白,对于白瓷的形成与发展、冀晋窑口关系等,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在中国北方陶瓷发展史上相当重要,具有历史研究和艺术欣赏双重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