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编者:朱民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43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4949844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59.00
内容简介《动荡中的国际金融》讲述了: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金融业的崛起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金融理论的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实践,建立和创新符合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内在要求和特征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可能需要几代理论工作者的努力,而年轻的理论工作者将是推动理论创新的主导力量。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深深感到中国国际金融学会有责任和义务推动我国国际金融理论研究,把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组织起来,创设“国际金融青年论坛”,为大家创造一个进行交流沟通的平台,我们希望在这个平台上,理论工作者把最新的国际金融理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大家,从学界的角度为当前现实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同时,实际工作者也可以把最新的实务进展与理论工作者分享,提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供理论工作者研究和思索。
目录一等奖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及其在人民币汇率中的运用
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
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基于1990~2006年季度数据的协整分析
货币危机视角下的资本账户开放次序研究
国际对冲基金的中国资产配置研究
东亚区域内金融一体化实证研究
中国生产者价格与国外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内货供求状况关系的实证
研究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储备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优秀奖
拉美地区小额信贷市场商业化对我国的启示
人民币对美元利率平价分析
金融稳定视角下的对冲基金监管框架研究
中国一东盟资本流动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合作
FDl、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制造了90年代后期的股市泡沫吗——对格林斯潘对策假说的实
证检验
汇率波动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基于Hotelling模型的扩展
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可承受的汇率临界值测算与对策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研究
NDF市场对境内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关系分析
美国家庭资产组合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CF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中亚诸国金融体系变革与区域金融合作问题探析
次贷危机背景下的美国货币政策研究
汇率变动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中国股市与汇市关系研究——基于供给需求冲击的分析
从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角度看对冲基金的发展
外部失衡下的外汇储备累积及宏观经济金融波动关系探究——基于2000年以来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检验
本币升值、国内物价与经济稳定
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关系研究
迎接下一次亚洲金融危机——不同的故事、相同的机制
市场结构与实际汇率——理论模型和对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的经验分析
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对美出口为例
从外汇储备视角看国际货币体系的走向
基于产品市场整合的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两岸经贸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
……
序言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主办,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协办的首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终于开幕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和本届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本届论坛承办单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和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国际金融青年论坛”并给予全面及时报道的《第一财经日报》、《新浪财经》等新闻媒体表示诚挚的谢意。
借此机会,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国际金融青年论坛”成立的背景和宗旨,本届论坛征文及优秀论文评选情况,最后我还想就中国学者在国际金融研究方面今后应关注哪些领域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论坛成立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其中就包括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在钱荣堃、陈彪如等为代表的老一代国际金融理论教育家的努力下,大力开拓国际金融学科建设,多家高校设立了国际金融系或专业,先后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涉外金融人才。
文摘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及其在人民币汇率中的运用
朱孟楠严佳佳
汇率是一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汇率问题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大量的汇率决定理论中,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试图分析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实证检验中的发展,同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该理论在人民币汇率中的适用性,并且对其他偏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近期文献综述
近几年各国关于购买力平价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检验实际汇率的平稳性和价格水平与汇率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简要地介绍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部分研究。
最常使用的检验实际汇率平稳性的方法主要有ADF(Adjusted Dickey Fuller Test)方法、PP(Phillips—Perron)方法、KPSS方法和DF—GLS(Dickey Fuller Generalized LeastSquares)方法等。Guimaraes—Filho(1999)采用ADF、PP、KPSS、Hasan&Koenker四种方法对1855年到l990年期问的巴西和美国的汇率进行检验,得出的结果都不支持长期购买力平价理论。Wu(1997)使用ADF方法和PP方法对11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0ECD)国家l979年到l994年的月度数据进行了检验,也没有发现支持长期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结果。但是,wu使用Zivot&Andrews检验发现对于大部分OECD国家,存在单位根的假设都被拒绝。Meier(1997)利用GLS方法和SURE(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方法对10个OECD国家1979年到l994年的年度数据的检验表明,对于大部分欧洲国家、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数据,长期购买力平价是存在的。类似地,利用ADF方法和DF—GLS方法,Ku0和Mikkola(1999)发现在1859年到l992年期间,美国和英国的实际汇率是一个平稳序列。使用DF、Johansen、ERS和DF—GLS方法,Alan Taylor(2000)对1892年到1996年间20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四种方法的结果也都支持购买力平价在20个样本国家20世纪的实际汇率水平成立。
经常使用的检验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在使用检验数据平稳性的方法(比如ADF、PP、KPSS等)的同时,采用EG(Engle—Granger)、Johansen、Juselius等检验变量协整性s朱孟楠,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严佳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06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