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中文名称】鼾声秧鸡[1]

【中文别名】睡秧鸡、普拉氏秧鸡
【拉丁学名】Aramidopsis plateni
【命名时间】A. W. H. Blasius, 1886[2]
【英文名称】Snoring Rail
【科属分类】鸟纲、鹤形目、秧鸡科、秧鸡属
外形特征这是一种大型的不会飞行的涉禽,在29-30厘米之间。它具有神秘色彩的羽毛分为几大块,象一块块补丁。整体青紫色,后脖颈和后腰部有两处赤褐色的补丁。白色咽喉,棕色翅膀,尾巴灰色。胁有清晰黑白条纹。眼睛四周是白色。
嘴峰与跗骨等长,或者较长。体形略似小鸡,但嘴、腿和趾均甚细长,适于涉水。体羽松软,前额羽毛较硬。嘴长直而侧扁稍弯曲,嘴长等于或长于跗蹠;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蹠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
分布范围仅分布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菲律宾南部的苏拉威西岛[3]。

生活习性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时常间断性的喷着鼻息,声音很特别,尤如人熟睡时的鼾声ee-orrrr.也似深深的叹息mmmm。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此秧鸡的生存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是极濒危物种。
生长繁殖此秧鸡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雌雄共同孵卵。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为早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