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广播电台于1998年12月正式开播。经过几年的发展,综合实力已经进入我省地市电台前三名。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队伍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宣传工作:日常宣传有声有色,外宣工作一直名列全省前三名,渭南广播网实现了两套自办节目实时播出,稿件创优更是硕果累累。十年来,先后有近百件广播作品荣获省以上奖项。三集广播剧《后稷传人》喜获全国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渭南历史空白,为陕西争了光;广播节目制作先后有10件作品在全国、全省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评选中获奖;其中有1件作品被评为全国广播节目技术质量二等奖,是目前渭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获得的最高奖项。广播新闻《我省首家村级土地经营公司在韩城出现》、《小小奶山羊》等6件作品获得陕西新闻一等奖。新闻热线直播节目《环境热线》连续几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新闻名专栏,被省纪委、省委宣传部评为陕西省“反腐倡廉”优秀新闻栏目,2006年代表陕西在国务院纠风办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召开的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经验交流会上作大会交流;《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检察》、《陕西日报》等中省多家媒体先后大篇幅报道其做法和经验。有20多件作品在全国文艺节目中获奖,其中《华岳老腔》、《黄土高原秦东汉》、《真语人生-走进阿宝》、《曲子座唱》等荣获中国广播电视专家奖文研会一等奖。
事业建设:几年来,电台的事业建设一年一个台阶。目前已由建台时的一套综合节目发展为五套调频节目。其中,自办三套节目:新闻广播(FM102.6和FM101.3双频覆盖)、交通广播(FM90.9)和生活广播(FM96.4),全天播出53小时,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和周边地区,有效覆盖率达到98%;转播三套(中央一套、陕西新闻广播和陕西财富广播),每天转播54个小时,全年播出39055小时。发射功率由最初的1千瓦,发展到11千瓦。有效覆盖率达到了97%。固定资产也由建台的80万元,增加到了近400万元。文化产业依托技术优势成立华山之声文化传播中心,面向社会承接大型扩音,电影、电视剧后期制作等,广播新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始终是电台发展的根本。截止目前电台的专业技术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其中:有省管专家1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8名,初级职称和节目主持人24名。先后7人次受到市以上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