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峡阳桂花糕是闽北特产,其制作历史悠久,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蜚声海内外。它以天然桂花绞汁去渣、窑存三年后,取出,配上健脾化气的肉桂、沉香、佩兰等中药精制成“桂花酱”,然后与炒爆、磨细、蒸熟、筛选精细的糯米粉,加上优质白糖、五香粉、芝麻、少许盐,依法揉制成糕,再用水蒸汽给以温润。久置起消食健胃,食之提神的作用。是居家旅游、馈赠好友的佳品。民间对峡阳桂花糕的来历,有几种传说:朱熹行书镇雨,百姓爆米做糕朱熹为《四书》作注,惹恼了皇帝,避祸住在峡阳金山庵。 这年,芒种过后,峡阳的雨下个不停,苦了种田人。因此乡民们都到金山庵烧香磕头祈求雨停。庵内的慧明和尚,特地研墨展纸,请朱熹为山庵写字。朱熹抬头望着天空,心想阴雨之后,必有朗日高照,因此挥毫写下“天光云影”四字。慧明和尚和围观的乡民们都高兴地拍手赞好。就在这时,雨果然停了,一缕阳光射出云层。乡民们转身向朱熹作揖磕头,认为是朱熹行书镇雨放晴,人人感激不尽。这年秋季,收成较好,乡民们带上香、油、糯米上山还愿,正好看到慧明和尚把朱熹的墨宝制成匾。
慧明和尚熟悉医道,见上山还愿的乡民中有不少面黄肌瘦的,就把自己采来的理气健胃中草药送给乡民们,并嘱咐:将糯米爆炒后掺入中草药研细制成糕,在挂匾庆典时食用。乡民们遵其嘱咐行事,人人都吃“爆花新糕”。
峡阳鳌洲岛上盛产天然桂花,人们后来把收集好的桂花也参入,逐步完善桂花糕的配料和制作工艺。
郑成功收复台湾,桂花糕首进台岛
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荷兰军队被围困九个月后,弹尽粮绝,只好投降,被遣送回荷兰。郑成功收复台湾,庆功会上,后勤部门从厦门运载了许多庆功食品,其中有一样美食就是峡阳桂花糕,这些桂花糕是郑成功军中不少延平峡阳人推荐的,就这样峡阳桂花糕首次进入台湾岛。
峡阳桂花糕因含有“暴发升高”的吉祥谐音,携带方便,又芳香可口,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因此,每当有人升学、从军、远行或是搬迁、喜庆,人人都喜爱送上几“封”(包)
又经济又可口的峡阳桂花糕。
应春溪送贺礼,峡阳糕得佳名峡阳糕原名“爆花新糕”。峡阳应氏家族第十七代子孙应春溪,年轻时聪明能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
嘉靖年间一个秋季,正当桂花飘香的季节,皇后做寿。灵活的应春溪带上家乡的“爆花新糕”前往祝寿。结果被皇后看重,认为这“暴发升高”桂花味香浓,正好标志着她的诞辰吉日,因此特别赏识,将其命名为桂花糕。自此,峡阳桂花糕扬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