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概况云南省怒江的中排乡地处东经98°59′~99°15′,北
中排乡纬26°44′~27°02′,属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区,东西最大横距3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3.84千米。中排乡地处东西各有南北走向的怒山山脉和县境内云岭山脉中雪盘山之间,澜沧江干热河谷两岸,属典型的“两山夹一谷”,海拔2100米以上地区属于中山温凉气候,以下地区属于干热河谷气候。
位于兰坪县城西北方,东临河西乡,南接石登乡,西与福贡县交界,北与维西县维登乡接壤,距县城125公里,境内最高点老窝山海拔4438米,乡政府驻地海拔1780米。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840.1mm,年霜期70天,森林覆盖率为57.2%。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96个自然村,131个村民小组。物产为小麦、玉米、荞类。土地非常贫瘠,当地村民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区划人口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辖4个镇、4个乡: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通甸镇、河西乡、中排乡、石登乡、兔峨乡。共有5个居委会、102个村委会。中排乡下辖12个村委会:中排、碧玉河、北甸、德庆、多依、怒夺、信昌坪、大宗、小龙、烟川、大土基、克卓。乡政府驻中排街。1953年与石登、维登划为第三区的中排片,1958年至1982年为中排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
中排乡乡村总人口22507人,其中农业人口22290人。境内居住着汉族、白族、傈僳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等6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17%,白族占总人口的22%,傈僳族占总人口的61%。
经济概貌中排乡小龙村是“三江并流”八大片区之一“老窝山”
中排乡脚下的一个傈僳族、白族、汉族杂居的村委会,有11个村民小组,399户1689人,虽然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后,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极为不便,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1998年以前,中排乡的农副产品的经营面积不足120平方米,活畜交易市场面积不足320平方米。2003年,中排乡新建面积为3亩活畜交易市场;新建蔬菜市场、新街道、粮食和其实农副产品市场,基本能满足本地市场经营的需求。
中排乡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950.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4元,人均所得1315元,财政收入279万元。粮食总产量1093万公斤,人均有粮491公斤。大小牲畜存栏54971头(匹、只),出栏32402头(匹、只),出栏率59%。
基础设施中排乡现在各村委会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自来水。全乡现有75个村民小组通了电,通电农户3893户,35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中排乡341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68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18户。
中排乡进乡道路为柏油路面,交通较为方便,乡内行政村主干道均为土路。连接澜沧江两岸的人马吊桥有4座。全乡共有15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5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129亩。各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本乡现在已有35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的农户有24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有2707户,还有283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全乡共有107条灌溉水渠。现在有电站两座即木瓜邑电站装机容量为480千瓦和松坡河电站装机容量为1600千瓦,现正在建设的碧玉河电站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正规划建设的德庆河电站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
教育文化中排乡有学校51所,其中,完小12所,幼儿院1所,两师一校3所,一师一校34所;有156个教学班,其中复式班39个,幼儿教学班3个;适龄儿童1624人,在校学龄儿童1608人,入学率97%,幼儿园在园人数71人,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9%;教师177人,其中公办教师156人,合同代课教师21人,临时炊事员1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几年来,经过乡党委、政府、中心校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中排乡先后有11所村完小开办了学生食堂。在学生食堂开办过程中,该乡政府对每开办一个学生食堂给予5000元的启动资金,村“两委”班子还多渠道筹措经费巩固学生食堂,各所学校也积极配合,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好蔬菜种植。通过开办学生食堂,学校的校容校貌得到了明显改善,进一步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学生流失情况也明显减少,有效地巩固了两基成果。
资源条件中排乡地处兰坪县城西北方,美丽的澜沧江畔,年平均
中排乡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769mm,年霜期70天,森林覆盖率为42%,拥有丰富的铅锌矿、铜矿、铁矿、灰锑矿、水银矿、银矿、金矿、钼矿、软玉石等矿产资源。全乡国土面积709.2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96个自然村,131个村民小组。全乡耕地总面积49638亩,人均耕地面积2.23亩;林地面积452844亩,其中经济林地47460亩。
乡内矿藏资源和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的富隆铅锌矿,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距今已达300余年。拥有储存量大的铅锌矿和铁矿床,李子坪铅锌矿山储量达100万个金属吨;碧玉河铁矿山储量达150万个金属吨,其它还有碧玉河铜矿山,目前已发现的零星矿点很多。同时,中排乡也是全县的重点林业乡之一,森林覆盖率达42%,拥有国家级珍稀保护树种云南红豆杉、云南杉、棕背杜鹃、西南桦、榧木、香柏树等,境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豹、黑劲长尾雉和棕熊、老虎、野猪等。
旅游资源中排乡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著名
中排乡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之一 “老窝山”风景区被誉为“三江并流明镜台”,是三江风景巨幅上一抹醒目的笔触,地处澜沧江东岸,碧罗雪山的东面,西与福贡县一山之隔,北与维西县相连,南通兰坪县的石登乡和营盘镇。老窝山自然保护区是进入“三江并流”地区的始端,被称为“三江之门”,属高海拔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群山连绵,森林密布,飞瀑流泉,高山湖泊云集,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十五个高山湖泊,被人们称作万瀑千湖之山,湖泊分布在海拔3500米到4000米之间,最大的湖是鸡夺鲁湖(傈僳语“欠国司马依比”),面积约5000平方米。老窝山风景区由德庆河的两大支流分老窝河片区和鸡夺鲁片区,鸡夺鲁河片区由鸡夺鲁湖、高湖十八湾和一个无名湖汇流成鸡夺鲁河。老窝河片区由念布依比湖和一个无名湖汇流成老窝河。老窝山片区的北部由8个湖的湖水汇流组成松坡河。整个老窝山自然保护区的高山湖泊形态奇异,出口的落差极大,形成无数高山瀑布,最高的瀑布近两百米,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象相媲美。景区最高点海拔4438米。
特色产业中排乡主要有黄果、板栗、辣椒、木耳、羊肚菌、大豆、核桃
中排乡、大正金时豆、漆油、乌骨鸡等特色产业.。中排乡乌骨鸡经鉴定是中排独有品牌,品种稳定,现经县畜牧等相关部门扶持,规模不断壮大,年可出栏2万只乌骨鸡,市场供不应求,亟待投资开发。
在中排江边村,人们自很早就开始栽种黄果树,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培育出一个优良品种--中排黄果。成熟的果实色黄似金,果皮松软易剥,果肉多汁,味道香甜。据检验,由于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中排黄果不仅完全没有污染,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糖类、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柑类水果中的佼佼者。黄果除了作为新鲜水果上市外,还可以加工制成果汁、果冻、果酱、果酒等。果皮含有柑皮素,有理气、化痰、和胃之功效。果核及树叶也能制药,用于活血散结,消炎去肿。种籽油也是金贵的化工原料。过去,中排黄果种植方法原始,产量有限,主要自产自销。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科技进入山乡农户,中排黄果将成为助民脱贫的一个大有希望的拳头产品。
科技兴农中排乡农村科技应用主要体现在:
中排乡1、2008年中排乡116个自然村,已通电自然村达到80%以上;电信行业正不断扩大业务范围。 2、1990年起,随着农村电网的改造,碾米机、磨面机、打谷机和脱粒机等农产品加工机械得到广泛应用。
3、2008年中排乡推广了玉米良种4.9万公斤,水稻良种0.7万公斤。玉米地膜栽培、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玉米稀泥方块育苗移栽、水稻条栽、水稻旱育稀植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