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况全村国土面积40.91平方公里,海拔 1800米,年平均气温 13.8 ℃,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蔬菜、烤烟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61亩,人均耕地0.84 亩,林地61202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65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61亩(其中:田585亩,地576亩),人均耕地 0.84亩,主要种植 烤烟、玉米 等作物;拥有林地6120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 .09亩,主要种植梨、板栗、核桃 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 333 户通自来水,有20户饮用井水。有35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332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94.3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3户(分别占总数的71.02%和36.36%)。
该村到团结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1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15里。全村共拥有汽31辆,拖拉机21辆,摩托车 1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85亩,有效灌溉率为9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56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2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7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80户;建有小水窖 127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25户。全村有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61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9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3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20 万元,占总收入的21.3 %;畜牧业收入 220 万元,占总收入的39.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50 头,肉牛 7 头,肉羊 110 头);渔业收入 1 万元,占总收入的 0.2%;林业收入 9 万元,占总收入的1.6%;第二、三产业收入213万元,占总收入的37.8%;工资性收入 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65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2.3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14 人(占劳动力的 21.2 %),在省内务工205人,到省外务工 9 人。
牛羊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区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5.9%。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第一产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产业。
人文地理

新农村建设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没有集体经济,基础设施薄弱;2、在农业生产方面力度薄弱。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在做好各小组发展中的建设外,村委会将做好引进企业工作,争取多引进几家无污染生态型企业,以壮大我村经济实体;2、就乐亩村渔到到陡咀大叠水沿线,发展生态旅游业;3、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情况,对增产增收的好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种植面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