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建筑给排水,或者建排
一、建筑给水排水的定义
是给水排水工程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筑安装工程的一个分支。
主要是研究建筑内部的给水以及排水问题,保证建筑的功能以及安全的一门学科。主要分为: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含雨水以及污水,废水),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景观系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等
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用水量、水压的要求,将水由城市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输送到装置在室内的各种配水器具、生产机组和消防设备等用水点。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按用途基本上可分为三类:
1.生活给水系统
供民用、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建筑内的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沐浴等生活上的用水。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
因各种生产的工艺不同,生产给水系统种类繁多,主要用于生产设备的冷却、原料洗涤、锅炉用水等。生产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由于工艺不同,差异很大。
3.消防给水系统
供层数较多的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某些生产车间的消防设备用水。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建筑防火规范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与水压。
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将上述三类基本给水系统或其中两类基本系统合并成:生活一生产一消防给水系统,生活一消防给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不同需要,有时将上述三类基本给水系统再划分,例如:
生活给水系统分为饮用水系统、杂用水系统;
生产给水系统分为直流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复用水给水系统、软化水给水系统、纯水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
三、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如图2—l所示。
1.引入管
对一幢单独建筑物而言,引入管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管网之间的联络管段,也称进户管。对于一个工厂、一个建筑群体、一个学校区,引入管系指总进水管。
2.水表节点
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等总称。闸门用以关闭管网,以便修理和拆换水表;泄水装置为检修时放空管网、检测水表精度及测定进户点压力值。水表节点形式多样,选择时应按用户用水要求及所选择的水表型号等因素决定。
分户水表设在分户支管上,可只在表前设阀,以便局部关断水流。为了保证水表计量准确,在翼轮式水表与闸门间应有8~10倍水表直径的直线段,其他水表约为300mm,以使水表前水流平稳。
3.管道系统
管道系统是指建筑内部给水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支管等。
4.给水附件
给水附件指管路上的闸阀等各式阀类及各式配水龙头、仪表等。
5.升压和贮水设备
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或建筑内部对安全供水、水压稳定有要求时,需设置各种附属设备,如水箱、水泵、气压装置、水池等升压和贮水设备。
6.室内消防
按照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及规定需要设置消防给水时,一般应设消火栓消防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另专门装设自动喷水灭火或水幕灭火设备等。
四、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根据接纳污、废水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1.生活排水系统
其任务是将建筑内生活废水(即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污水等)和生活污水(主要指粪便污水)排至室外。我国目前建筑排污分流设计中是将生活污水单独排入化粪池,而生活废水则直接排入市政下水道。
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用来排除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污染程度较轻,如循环冷却水等。生产污水的污染程度较重,一般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3.建筑内部雨水管道
用来排除屋面的雨水,一般用于大屋面的厂房及一些高层建筑雨雪水的排除。
若生活污废水、工业废水及雨水分别设置管道排出室外称建筑分流制排水,若将其中两类以上的污水、废水合流排出则称建筑合流制排水。建筑排水系统是选择分流制排水系统还是合流制排水系统,应综合考虑污水污染性质、污染程度、室外排水体制是否有利于水质综合利用及处理等因素来确定。
二、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组成
一般建筑物内部排水系统由下列部分组成,如图6—1所示。
1.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如图6—1中的1、2、3、4)
2.排水管系
由器具排水管连接卫生器具和横支管之间的一段短管、除坐式大便器外,其间含存水弯,有一定坡度的横支管、立管;埋设在地下的总干管和排出到室外的排水管等组成(如图6—1中6、8、11)。
3.通气管系
有伸顶通气立管,专用通气内立管,环形通气管等几种类型。其主要作用是让排水管与大气相通,稳定管系中的气压波动,使水流畅通(详见本章第二节)。
4.清通设备
一般有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以及带有清通门的弯头或三通等设备,作为疏通排水管道之用(如图6—1中7、9、12)。
5.抽升设备
民用建筑中的地下室、人防建筑物、高层建筑的地下技术层、某些工业企业车间或半地下室、地下铁道等地F建筑物内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时必须设置污水抽升设备。如水泵、气压扬液器、喷射器将这些污废水抽升排放以保持室内良好的卫生环境。
6.室外排水管道
自排水管接出的第一检查井后至城市下水道或工业企业排水主干管间的排水管段即为室外排水管道,其任务是将建筑内部的污、废水排送到市政或厂区管道中去。
7.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当建筑内部污水未经处理不允许直接排人城市下水道或水体时,在建筑物内或附近应设置局部处理构筑物予以处理。我国目前多采用在民用建筑和有生活间的工业建筑附近设化粪池、使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人城市下水道或水体。污水中较重的杂质如粪便、纸屑等在池中数小时后沉淀形成池底污泥,三个月后污泥经厌氧分解、酸性发酵等过程后脱水熟化便可清掏出来。化粪池容积的确定可参考《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
建筑给排水也可分为民用建筑给排水和工业建筑给排水。
图书信息书 名: 建筑给水排

水工程
作者:白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ISBN: 9787122078339
开本: 16开
定价: 24.00 元
内容简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可以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参加注册设备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使用。
图书目录绪论1
第一章 建筑给水系统2
第一节 城镇给排水工程3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3
二、用水量3
三、水源与取水工程8
四、净水与输配工程12
五、室外排水14
第二节 给排水常用管道及给水附件16
一、给排水常用管道材料16
二、管道配件18
三、给水系统的附件18
四、水表21
第三节 建筑给水系统分类与组成23
一、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23
二、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23
第四节 给水方式25
第五节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27
一、建筑给水管道的布置27
二、建筑给水管道的敷设28
三、管道防护29
第二章 建筑给水系统计算31
第一节 建筑给水所需压力31
第二节 建筑给水所需水量32
第三节 升压和贮水设备35
一、升压设备35
二、贮水设备38
第四节 给水设计秒流量40
第五节 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计算44
第六节 水质保护46
第三章 建筑消防系统49
第一节 室外消防系统49
一、室外消火栓及设置49
二、室外消防给水管网50
三、室外消防用水量50
四、室外消防水源51
第二节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52
一、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置范围52
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53
三、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56
四、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设置要求57
第三节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0
一、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60
二、消防管网的水力计算61
第四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64
一、概述64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原理66
三、系统的主要组件及配件69
第五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与计算75
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75
二、喷头布置76
三、管道布置78
四、报警阀布置79
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79
第六节 其他灭火设施简介84
一、干粉灭火系统84
二、泡沫灭火系统85
三、卤代烷灭火系统85
四、二氧化碳灭火系统86
五、蒸汽灭火系统87
六、烟雾灭火系统87
七、EBM气溶胶灭火系统87
八、七氟丙烷灭火系统88
九、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88
第四章 建筑排水系统89
第一节 建筑排水系统分类与组成89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89
二、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90
第二节 排水常用管材、附件和卫生器具91
一、建筑排水常用的管材91
二、排水附件91
三、卫生器具93
第三节 排水管道中的水、气流动规律97
一、建筑内部排水的流动特点97
二、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97
三、横干管内水流状态98
四、立管中水流状态98
第四节 排水系统的布置与敷设100
一、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100
二、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01
三、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101
第五节 污废水的提升和局部处理102
一、污废水的提升102
二、局部污水处理103
第五章 建筑排水系统计算106
第一节 排水定额与排水设计秒流量106
一、排水定额106
二、排水设计秒流量107
第二节 排水管道的设计计算107
一、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要求108
二、排水立管水力计算108
三、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109
第三节 排水通气管道系统110
第六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113
第一节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113
第二节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115
一、雨水量结算115
二、雨水外排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116
三、雨水内排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117
第七章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119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119
一、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119
二、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119
三、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方式120
第二节 加热设备与管材123
一、加热设备123
二、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常用管材127
第三节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27
一、热水管网的布置127
二、热水管网的敷设128
三、热水供应系统的保温129
第四节 水温、水质及热水用水量定额129
一、热水用水温度129
二、热水水质130
三、热水用水定额130
第五节 热水量、耗热量、热媒耗量计算132
一、耗热量计算133
二、热水量的计算134
三、热媒耗量的计算134
第六节 加热贮热设备计算135
一、局部加热设备计算135
二、集中热水供应加热设备的选择计算136
第七节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138
一、热水配水管网的水力计算138
二、热水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138
三、热媒管网的水力计算142
第八章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144
第一节 给水系统144
一、高层建筑的特性144
二、高层建筑给水竖向分区144
三、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46
第二节 排水系统146
一、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146
二、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技术要求146
三、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技术措施146
第三节 排水系统149
一、高、低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划分149
二、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149
三、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泵151
第四节 热水供应系统152
一、高层建筑热水系统分区应遵循的原则153
二、供水方式153
三、管网的布置与敷设153
四、水力计算154
第五节 管道敷设154
第九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56
第一节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及其计算156
一、居住小区给水水源156
二、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156
三、居住小区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157
四、居住小区给水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算158
五、居住小区给水管网中的水泵、水池、水塔或高位水箱158
第二节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及其计算159
一、排水体制159
二、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59
三、排水管材及附属设施160
四、居住小区污水排放和雨水利用161
五、居住小区排水量161
六、居住小区排水管道水力计算162
第十章 建筑中水工程164
第一节 中水水源164
一、建筑物中水水源164
二、居住小区中水水源165
第二节 中水水质标准166
第三节 建筑中水系统形式与组成166
一、建筑中水系统形式167
二、中水系统的组成168
第四节 中水系统水量平衡169
一、水量平衡计算169
二、水量平衡图170
第五节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及中水处理站171
一、中水处理工艺流程171
二、中水处理站172
第六节 安全防护与监(检)测控制173
一、安全防护173
二、监(检)测控制173
第十一章 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175
第一节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175
一、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类型与规格175
二、水质和水温175
三、给水系统177
四、水处理系统179
五、附属装置181
六、洗净与辅助设施183
七、卫生设备排水系统183
第二节 水景工程给水排水183
一、水景工程的作用与组成184
二、水景的造型、工程形式和控制方式184
三、造景工艺主要器材与设备188
四、水景的给排水系统190
第三节 洗衣房给水排水191
一、组成与布置191
二、工作量计算192
三、洗衣房给排水设计193
第四节 公共浴室和健身休闲设施给水排水193
一、公共浴室给水排水193
二、健身休闲设施给水排水194
附录198
附录A198
附录B201
附录C205
参考文献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