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域组(Xiyu Fm)又称西域山麓砾石层(Xiyu piedmont gravels)。属更新世早期。命名剖面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独山子和天山南坡库车。以灰黑色巨厚砾岩、砂砾岩层为主,夹淡黄色砂、泥岩,砾石成分比较复杂,有石英岩、花岗岩、片岩、板岩和火山岩等,砾石呈次圆—次棱角状,钙质胶结或半胶结。与下伏上新统一般为整合接触,局部地区(昆仑山前)为不整合接触,常与下伏地层一起遭受褶皱和错断;与上覆乌苏群亦为不整合接触。厚数十米至3020米。典型剖面在天山北麓独山子和安集海。独山子剖面自上而下划分为5段,总厚276米:⑤灰黄—灰黑色厚层砾岩层,夹砂岩透镜体,厚75.5米;④灰黄色砂质泥岩层与灰色砂岩层互层,以泥岩为主,厚44米;③灰黄色砂质泥岩与灰色砾岩层互层,底部出现厚层褐黄色泥岩层,厚57.5米;②以褐黄色泥岩为主,夹薄层黑色砂、砾岩,厚48米;①以红黄色泥岩为主,厚51米,与下伏上新统独山子组呈连续过渡关系。安集海剖面自上而下划分为5段,总厚220米:⑤灰黑色巨厚砾岩层和砂、砾岩层,厚38米;④黄色砂质泥岩与灰黑色砂、砾层互层,厚45.5米;③棕黄色砂质泥岩与灰黑色砂、砾层互层,厚17.5米;②棕黄色泥岩夹薄层状或透镜状砂、砾岩,厚95米;①以红黄色泥岩为主,厚25米,与下伏新近系呈过渡关系。上述两个剖面孢粉均以草本植物Chenopodiaceae孢粉Artemisia 为主,反映气候干、冷,但4、3段之间出现木本植物孢粉Quercoidites等,反映此时期气候略温凉。经古地磁测定下限为高斯极性时中的凯纳极性亚时,约为288万年。广泛分布于天山山前地带和山间盆地中,主要为山麓磨拉石堆积。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厚度变化较大,如:莎车地区厚100~3022米;若羌地区厚230~1450米。于田南克里雅河畔西域组上部砾石层中所夹的康苏拉克玄武岩年龄为121万~143万年(K-Ar法)。[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