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湛江组(Zhanjiang Fm)的时代属更新世早期。命名剖面位于广东雷州半岛的湛江一带。为浅黄或灰白或紫红色等杂色砂砾石层、砂层、亚粘土及粘土,厚2~250米,向南逐渐变薄,与下伏上新统的望楼港组呈假整合接触。该组由以滨海相为主的复杂沉积物组成,各地岩相、厚度均有较大差异。雷州半岛北部含淡水硅藻,以河流相为主,厚105~250米;雷州半岛中部和琼北含淡水硅藻、半咸水硅藻,为河口相沉积环境;雷州半岛南部及琼北以滨海相为主,沉积物多变,以潟湖、沼泽相的淤泥、粘土为主,厚1~29米;海南岛北部以滨海—浅海相砂质沉积为主,澄迈、定安等地以砾砂沉积为主,厚2~10米,含植物Bauhinia sp.、Diospyros sp.等,并于迈陈含哺乳动物Megaloceros pachyosteus牙齿。在广西上洋含褐煤层中见孢粉Betulaepollenites、Castaneapollenites、Polypodiaceae等,属凉爽气候。在粤东覆盖在本组砂砾层之上的玄武岩同位素年龄为205万年,古地磁测试结果该组地层在松山极性时段内。主要分布于湛江一带、合浦地区、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北部,形成60~80米的高台地。[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