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区概况戴南镇为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3-16℃,年无霜期200-2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戴南镇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总人口9.26万人,另有外来人口3万多人。集镇老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人。城镇新区和江苏戴南科技园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

戴南镇

宁盐一级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纵贯镇城南北,并有互通口。经江阴大桥至上海,南京仅需二个多小时;距新(新沂)长(长兴)铁路兴化站20公里,境内省级航道盐靖河直通国家级口岸泰州港。戴南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北翼,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第六大市园”范围内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戴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历史上曾归属海陵(今泰州)、东台(属盐城),海安(属南通),1949年中国共产党拥有政权后划归兴化。2005年的社会总产值为105亿,位居苏中苏北前列,号称“苏中第一镇”,“中国不锈钢之乡”,对周边的乡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三市七镇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全镇辖3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9.26万人,外来人口近3万人,面积107.8平方公里,其中集镇老区面积4平方公里,集镇新区4平方公里,江苏戴南科技园区面积8平方公里。境内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宁盐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在戴南设有互通口,镇内形成了“六纵六横”的交通格局,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环境幽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素有“水乡明珠”、“不锈钢之乡”的美誉。

历史文化介绍戴南镇是一座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公元254年,吴孙亮复制海陵县,首居此者姓戴,且邻近满月湖荡沼泽而得名戴家泽。清乾隆三十三年,戴家泽从海陵划为东台。1926年,在戴家泽建镇,因戴家泽与南朱庄相邻,名为戴南镇。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划归紫石县(今海安县)。到1949年重新划归兴化至今。2000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戴南镇与相邻的原顾庄乡合并,名为戴南镇。护国寺千年古刹--敕封护国寺

戴南镇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护国寺”,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为感谢神灵的救命之恩,于贞观三年(629年),特派大臣尉迟恭监造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南巡时,得知“护国寺”的历史渊源,遂御笔题写“敕封”二字,冠于山门石额“护国寺”前,故成“敕封护国寺”至今不变。寺内有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宇九间,是历史价值较高的佛教千年古寺,为戴南这方热土增添了许多辉煌的古韵。

工业经济戴南镇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戴南镇经济的“半壁江山”,2006年,工业产值达103.66亿元,占全镇经济的88%,吸纳劳动力5多万人,发放工资5亿多元。戴南镇共有工业企业1000千家,其中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0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2家,超亿元企业16家。工业产值超亿元的村17家,形成了不锈钢制品、汽车轮胎用钢帘线、汽车配件、自行车配件、劳保用品和棉纱纺织六大门类30多个系列,6400多个品种的工业基础。其中,不锈钢制品、汽车轮胎用钢帘线、软轴软管、自行车链轮曲柄、劳保浸塑手套五个主导产品成为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2005年,戴南镇不锈钢年产量达4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七分之一,成为闻名全国的“不锈钢之乡”。工业发展目标:2006年产值达130亿元。

“跳出GDP‘围城’,以人为本,突出‘转型、加速、协调’三大主题,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戴南这个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3.7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预算由财政收入2.3亿元,私营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利税突破6个亿,财政收入占全市1/3,连续5年GDP增幅都在33%的经济强镇年初就喊响的口号。该镇党委政府一方面积极调整招商引资的思路和考核机制,明确规定同类投资规模小的项目、中频炉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有污染的项目等都不可在戴南落户,以防止小企业蚕食土地,防止造成新的污染,防止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在 考核奖励上由过去看项目的招引数量改为现在的看规模、看效益、看环境保护。1~8月,戴南镇招引的新开工投资达4.3亿元的16个项目均符合这样的标准。另一方面,在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在培大做强上做文章,使众多的中小型不锈钢生产加工企业或通过发展新项目,实行产业升级,使戴南的不锈钢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形势,不断拉长不锈钢产业链,加快形成不锈钢产业集聚优势,或转向其他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更趋优化和合理。1~8月,该镇60多家企业通过投入实施转行新项目,发展深加工、精加工,摆脱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桎梏。100多家新办的民营企业也在提高不锈钢产品档次,扩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簇群集聚中应运而生。目前,该镇民营企业总数已突破1200家,注册资本超过60亿元。全镇销售过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40家,其中销售过千万元企业80家,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5家,销售过亿元以上规模企业6家,兴达公司产值突破20亿元,利税突破8亿元,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更加凸现。全镇60家列统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3.84亿元,销售23.24亿元,利税4.91亿元,分别占全镇总量的66%、67%和87%,其中兴达公司完成产值10.73亿元,销售10.65亿元,利税4.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104%和74%。“长利”、“新宏大”、“华达”、“曲柄”、“希尔发”、“东方”等重点企业加速膨胀,投入技改资金4亿多元,科学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子午轮胎钢帘线、不锈钢制品、软轴软管、自行车链轮曲柄、劳保用品等5个主导产品产量均成为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

重点企业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位于江苏戴南科技园区南侧,公司股本总额13460万元,资产总额20亿元,员工50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00多人。其主导产品轮胎用钢丝帘线、胎圈钢丝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70000吨和20000吨,居国内同行业之首,产品质量达到和超过国内领先水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公司2005年产值达25.02亿元,利税7.01亿元。2002年高强度镀青铜钢丝帘线被国家经贸委列入“第九批国债专项”项目。该公司早在1998年5月就顺利地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家唯一的高性能钢帘线研究生产基地。在已鉴定的19种结构帘线中,11种结构帘线填补国内空白,4种结构为国内首创,先后荣获“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单位”、“江苏省产学研试点单位”、“江苏省明星企业”、“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2003年公司董事长刘锦兰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兴达”牌子午钢帘线获得了“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国家级新产品”、“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等称号,“兴达”牌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兴龙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兴龙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戴南科技园区东北侧,主要生产不锈钢钢丝绳和汽车用控制索软轴总成,形成了集金属制品、橡塑制品、汽车销售与维修为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公司与全国20多家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密切协作,年产航空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钢丝绳一万多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纺、渔业、精密仪器制造等行业部门,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不锈钢丝绳生产基地。1995年获省新产品科技进步金牛奖;1997圻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70%出口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地区。控制索软轴总成系列产品有80多个规格300多个品种,年产250万套支,形成了制绳、制管、包塑、组装流水线作业,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船舶、农业和工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1996年通过省级鉴定,获国家专利和博览会金奖;1997年获江苏省名牌产品;1998年获经贸部“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苏省精品、新品、名品博览会质量信得过奖;200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并被列入“火炬”计划;2001年被农业部确认为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2002年企业取得自营出口资格。公司董事长张文德2001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兴化市自行车链轮曲柄有限公司兴化市自行车链轮曲柄有限公司是江苏省自行车零配件重点生产企业、国内最大的自行车链轮曲柄生产和出口基地。主要产品有“风火轮”牌AB型、D型单级链轮曲柄、多级变速链轮曲柄等系列产品,拥有年产1000万套的自行车链轮曲柄生产能力,年出口量200万套,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以上。AB型链轮曲柄85年创省优,86年获部优;D型链轮曲柄90年荣获江苏省新产品“金牛奖”,91年创省优;95年“风火轮”牌链轮曲柄被审定为江苏名牌产品,1998、2001年连续复查合格;液态模锻铝合金曲柄荣获95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企业年年被江苏国际咨询评估公司、建行江苏分行评为AAA信用企业;87年经国务院机电办审定为第七批出口扩权企业;99年12月经[1999]外经贸政审函字2256号批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成为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如“捷安特”、“力霸皇”、“好孩子”、“祭本”、“耀马”等企业的信誉伙伴。江苏新宏大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新宏大石化机械有限公司位于江苏戴南科技园区的东首,主要服务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等行业,是一个集产学研、科工贸于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主要生产丝网除沫器、耐稀酸合金新材料、转盘式真空过滤机、真空泵等石化机械产品,公司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5000万元。近几年,公司成功地开发了13项国家专利产品,其中有8项替代进口,5项填补国家空白,不锈钢除沫器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2000年自行研制开发的转盘真空过滤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各项技术性能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被列入江苏省火炬计划项目,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民营先进企业、中国专利江苏百强企业等称号,该公司目前为国内首家、国际第二家转盘真空过滤机专业生产制造企业,2000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又通过了国际著名认证公司SGS公司ISO9001和2000认证。公司现为磷酸、硫酸服务行业设备服务网网络成员,中国有色总公司的定点产品企业,丝网除沫器行业标准的编制单位,化工工程建设标准选用定点单位。

卫生事业戴南镇中心卫生院创办于1957年,现有员工200多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7人。拥有国内先进的500MA遥控X光机、血球自动计数仪、自动生化仪、凝血自动测定仪、彩色电视胃镜、美国B超、病理心电图、脑电图、心电监护仪、全麻机、大型激光机、正畸、烧瓷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美国GE公司的新型螺旋CT正在引进中。

在医疗技术水平上,临床危、急、重症的抢救有较高的水平和成功率;上腹部手术、骨科手术、肛肠外科手术及妇产科子宫切除等手术能常规开展;胸外科及颅脑外科也具有一定的实力,腹腔镜胆囊手术已着手启动,各种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能够及时、迅速、准确。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一直走在兴化市前列。1998年,戴南中心卫生院被卫生部授予一等甲级医院,并先后获得爱婴医院、中医达标医院、初级卫生保健合格乡镇医院及泰州市级文明医院等称号。

城镇建设建设现代工业化园林式的城市是戴南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得意之笔。镇长马元连告诉记者,一方面他们积极会同市环保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污染和烟尘污染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端掉了损失达100多万元的链轮曲柄厂的电镀生产线,集中整治了63家烟尘污染大户。与此同时他们致力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按照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实力做强的思路,构建镇区“六横六纵”的大框架,不断完善和放大城市功能优势,营造跨越发展的环境,投入巨资加大园区建设、人居环境、环境保护、通村公路改造、河道整治、闸站配套、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到积小胜为大胜,努力向新型园林式工业化小城市目标迈进,真正使戴南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净起来,单园区就累计投入2亿元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最令百姓高兴的是,引进上海同济大学投资6000万元的两爿计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今年7月已在镇区一南一北破土动工,预计年底将会投入运行。记者在戴南采访中看到,眼下的戴南,现代工业化园林式小城市已“小荷初露”充满着“青春朝气”,而充盈着现代气派的科技园区也正蓄势待发,为戴南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戴南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跨越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的成绩,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 亿元,社会总产值76.18亿元,工业产值63.29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3.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71元,连续七年位居泰州市经济工作“十强乡镇”之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百家名镇、省文明乡镇、新型示范小城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等,并被列为全国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2005年,具体奋斗目标是:社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