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世春
ISBN:10位[7807081538]13位[9787807081531]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
定价:¥20.00元
内容提要荆州水乡泽国,荆江九曲回肠。荆人在此治水繁衍,建数千年古都,
饭稻羹鱼,丰衣足食。可是,每当汛期,江水暴涨,荆人就忧心如焚,此
时,荆江大堤就成了荆人赖以生存的生命屏障。
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夜,大雨如注。荆人正在睡梦之中,荆江大
堤突然决口,洪水直灌荆州古城。当天,湖北布政使(相当湖北省行政二把
手)陈淮首次来荆州查汛。白天,他在荆江大堤上发现险情,迅即报乾隆皇
帝需派驻荆州的八旗兵都统将军图桑阿借兵抗洪。谁知,救兵未到,洪水
先到。
洪水几乎淹没荆州古城垣,时间长达六十多天,城内尸体上万。如此
大灾,地方官员却只给乾隆皇帝上报淹死一千三百六十人。并绘假《水灾
示意图》,企图蒙混过去。乾隆皇帝得报,发觉荆州水灾决非小灾,连发
十七道圣旨,先遣两任湖北巡抚(相当省长)与湖广总督赶赴灾区,旋即派
首辅军机大臣,即国相阿桂带二百万两白银,赶赴荆州。
这场水灾在中国封建社会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
其中原因,纷繁复杂,更引出一段故事……
突然到来的洪水淹死主管水利的荆州同知娄叶耀(相当副市长)。江陵
知县雷永清畏罪投江。娄叶耀的女儿娄木兰逃到摇摇欲坠的大北门城楼躲
灾,众目睽睽之下产下一男耍,然后城楼轰然倒下。灾民张兴与娄姑娘萍
水相逢,精心照顾娄姑娘和男耍。
面临灾情、人情、爱情抉择,娄姑娘冒着自己父亲将被严厉追究的危
险,引导阿桂调查水灾真相。揭露出荆州道台沈世焘利用分管水利之职,
大发水利之财,上通京城,下联地方恶人,并为掩盖水灾事故真相,暗杀
新任江陵知县的事实。阿桂驻荆州一百多天,弄清水灾竞为人祸。乾隆皇
帝得阿桂奏折,惩治了从江陵县八品县丞到湖广行省总督共二十七人。受
此案影响,全国官员升贬调整多达七省数十人。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因水
灾处理官员最多的空前绝后的渎职大案。
灾后,乾隆皇帝又下旨将荆江水利由荆州府江陵县管工程,提升为大
清国家工程,并将荆江大堤确定为皇堤,后世一直沿袭此制。当年乾隆皇
帝御定,并由阿桂与湖广总督毕沅监修的荆江大堤观音矶,就是’98抗洪
时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亲临指挥的重点堤段。
这部作品是中国首部描写封建社会时期荆江水利战线“反腐”的长篇
文学作品。它是根据真实的史料创作的。作品再现了悲惨的水灾场面,刻
画出陈淮为救民于危难的慈爱敦厚,阿桂对灾民的同情和对腐官的义恨,
沈世焘的阴险狡猾和冠冕堂皇,娄姑娘对命运的坦然和自信。栩栩如生的
人物折射出人世的林林总总,邪恶与善良的消长与共终究各有所报。
此次水灾《清史稿》十处有记载,相关人物《清史稿》十二人有列传
,并有此次水灾惩处记载。乾隆五十九年所编《江陵县志》,全文载录了
乾隆皇帝的十七道圣旨。
目录第一回清明节将军围猎窖金洲牧童祭江
第二回闻险情藩台查汛临大难知县投水
第三回八旗驻军不抗洪汉城进水无对策
第四回布政使督察城防水利官殉职西门
第五回天作孽风雨摧城水无情惨不忍睹
第六回荆州城子夜沉没宦家女露天临盆
……
书摘陈淮没有上轿,信步走下寸金堤。他来到护城河边,守城的绿营兵早
已放下吊桥。接着,两扇钉满铁乳钉的瓮城城门打开,露出门内高大深邃
的瓮城和正门的拱顶门洞。正门拱顶的城台上,一座两层飞檐翘角城楼高
高耸起。城楼第二层屋檐正中有一块硕大的黑底金字匾,上面写着“曲江
楼”。
“啊,了不得。”陈淮突发感慨。
沈世焘看陈淮对曲江楼很感兴趣,连忙凑了上去:“陈大人,这是唐
玄宗李隆基的大宰相张九龄被贬荆州当长使时,观长江赋诗感怀的地方。
您难得来此,上去看看吧。”
“好,好。本大人早就听说此楼,可是,一直无缘目睹真迹,今天看
看也行。”陈淮话一出口,沈世焘就扶着他往城楼上爬。“唉,谁能想到
,一个大国宰相,竟然发配到这南蛮之地。听说朱熹还为这城楼作过《曲
江楼记》呀。”
“是啊。朱夫子的真迹在城楼上呢。”
王良看本家老爷有上楼访古的意思,急忙跑到他跟前低声说道:“老
爷,您不是来借兵抢险的吗?雷知县还在江神庙等着你呢。”
“噢。”陈淮点了点头,忽然警觉起来。于是,他又笑着对沈世焘说
,“沈大人,本官不上楼了,等借了八旗兵,回头再来欣赏这名胜古迹。
”陈淮说着,转身往回走,“来,沈大人,本官对图将军那儿的情况不熟
,你给本大人介绍介绍吧。”
“好。”沈世焘笑了笑,又扶着陈淮进城。他一边给陈淮带路,一边
向他介绍八旗兵那边的情况。陈淮一行人南门,穿宰相大街,俞大猷就往
左拐,赶往汉城调绿营兵去了。沈世焘则带着陈淮往右拐,直奔满城。
陈淮走不多远,前面出现一片茂密的园林。园林深处隐藏着一座金碧
辉煌的殿宇。“那就是八旗兵都统将军府吧?”陈淮指了指园林和殿宇。
“不是,将军府怎么敢盖黄瓦呢,那是关圣帝庙。”沈世焘说。
“噢,关庙。关羽既已成帝,他就可与皇上平起平坐了。他的庙宇是
可以盖黄瓦的。”
过了关圣帝庙,前面一道城墙拦住了去路。“怎么,荆州城里还有一
道城墙?”陈淮问。
“是啊,刚才给您说的东城、西城,也就是满城、汉城,就是以它为
界。”沈世焘指了指城墙,“它叫满汉城墙,是八旗兵人驻荆州以后筑的
。这道城墙将荆州城一分为二,东边叫东城,西边叫西城。东城居住的全
是八旗兵和满人,又称满城。西城居住的全是汉官汉人和绿营兵,所以称
汉城。”
说着说着,陈淮到了满汉城墙的南门。此门紧紧地关闭着。沈世焘从
轿子里钻出来,使劲拍打硕大的狮子形青铜门扣:“开门,开门!”
“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