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旧铺镇 概况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旧铺镇,古为平原铺,后因附近设新平原镇,此处成为旧平原铺,简称旧铺,原旧铺乡以此名命名,1986年7月撤乡建镇。旧铺镇位于盱眙县东南,地处苏皖交界,距县城30公里。镇域东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部与安徽省来安县相连,西与王店乡为邻,北跟穆店乡、黄花塘镇高界连,区域总面积147.67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2个场圃,1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
经济发展工业全镇工业支柱产业有建材、化工、玩具、五金加工等行业。2003年,旧铺镇拥有各类企业335个(含进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人数947人,工业增加值10795万元;全年工业总产值47394万元,销售收入46848万元,利税3139万元,其中上交税金493万元。农业按照“因地制宜,优化结构,规模经营”的思路,发展特色农业。一是茶叶产业独具特色。2003年,雨山茶场茶园面积扩大到250公顷,茶叶品种为龙井43和福鼎大毫。茶园实行了改制,由茶农买断经营权,茶叶产与销分离。同时,通过改进工艺、提高档次,茶叶造型、汤色、口感有较大提高。二是特禽产业初具规模。在特禽养殖上,闯出了一条“大户、能人领着上,千家万户跟着干”的发展路子。由养殖大户姜广堂、朱洪波牵头采取贷款和集资等形式兴办的杜营兔业有限公司和时集乳鸽养殖场,养殖国际市场行情看好的新西兰肉兔和日本“落地王”肉鸽。以两大养殖场为核心,向外辐射,带出了一大批养殖、营销专业户。旧铺镇已形成年出栏肉兔6万只、乳鸽50万只的规模。三产新建成的旧铺集贸中心拥有交易面积1500平方米钢架大棚和2000平方米的商住楼,已成为集农副业产品、工业消费品为一体的流通交易中心市场。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了三项工作:(1)旧王路硬质化工程。抓住省市扶持旧王路水泥路面铺设工程契机,组织民力,仅6天时间,完成55公里路基14万吨石料铺设任务,年底水泥路面已建成;(2)富康桥开工建设。总投资386万元的富康桥建设工程经公开招标,由县四建公司负责承建,已于11月份破土动工;(3)宁淮高速公路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宁淮高速公路穿越镇境1402公里,涉及5个村、95户农户,5月起至年底相继完成用地测量、界址、界桩放样、房屋拆迁、土地丈量、补偿金发放等施工单位进场前准备工作。
社会事业2003年,旧铺镇投资22万元的民田自来水厂建成供水,铺设主管道58公里,新增受益人口1000人;投资8万元,对盱张路集镇段(3公里)进行维修;投资60万元新建、维修、疏浚下水道5000米;投资18万元完成街道路灯线路改造,并更换路灯8盏;投资14万元新建公厕两座;总投资30万元的水上公园仍在建设之中。教改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每位教职工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通过人人述职、个个打分,旧铺镇306名教职工,有294人竞争上岗,12人落聘下岗。征兵工作突出“三早”,即思想早准备、任务早下达、适龄青年早动员,全镇共有22名青年应征入伍,超额完成征兵任务,“三早”经验在全县得到推广。大病合作医疗日臻完善,全镇参保人数21407人,参保率80%以上。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旧铺镇积极筹备建设镇便民服务中心。旧铺镇以“快速、便捷、优质、高效”为宗旨,将服务事项、办理程序、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实行“五公开”,对服务对象、受理事项、受理时间、办理效果、办理时间统一进行登记,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方式上,要求与群众打交道较多的村建站、计生站、农技站、兽医站、财政所、农经站、社保站、国土所、文化站等部门,派驻一名员工到镇便民服务大厅。这将极大提高百姓办事效率,节省办事时间。同时要求每个村(场)设立便民服务室,并且由专人负责,每周三天在岗为民办事。
招商引资2003年,旧铺镇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由上年后进镇变为先进镇,其成绩得到县委、县政府肯定。旧铺镇的成功经验是:一是“一把手”亲自招商。镇党委书记把主要精力倾注于招商,并将招商区域定位在民营资本较为发达的浙江、上海一带。二是驻点招商。成立驻余姚、绍兴、慈溪、萧山4个招商工作组,每个组全年要完成进县工业园区项目4个、引资额3000万元,实行工资、奖金、福利与招商实绩挂钩。三是社会全员招商。鼓励社会人员积极参与招商,并规定凡提供招商信息的有功人员,根据引进项目投资额大小给予奖励。四是强化园区帮办。通过对已进园区项目开展帮办服务,让投资商感受到盱眙“亲商、护商、富商”的优良环境,使其主动介绍亲友、合作伙伴来盱投资,形成“葡萄串”式的招商效应。旧铺镇已步入“以商招商、以外引外”的良性招商之路。截至年底,全镇共引进园区项目11个,其中投产1个、竣工1个、在建6个,合同引资额2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00万元。进县工业园区的企业有:总投资额6000万元的江苏诺普电器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入3500万元,于2003年8月22日正式建成投产,日产洗衣机1300台,用工150人,年销售收入1亿元,创利税1000万元;淮安旭辉工贸公司已建成;科新轴承、欣洋电子、嘉诚轴承仪器、吉利达车业、再丰电器、苏洁水表等6个项目在建。
工业集中区盱眙县旧铺镇工业集中区内由镇政府筹资新建1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刚建设好就被客商抢租。在集中区内落户的5家企业也正在建厂房、调设备、忙生产。旧铺镇工业集中区位于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第一出口处,2007年上半年启动,规划1000亩,一期开发核心区300亩,现已实现了“六通一平”。盱眙县第三轮招商引资百日竞赛以来,旧铺镇工业集中区又新进企业2家。总投入1.02亿元的江苏信达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现已进入调试设备阶段。江苏信达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1亿元,利税950万元,用工120人。总投资750万美元的江苏澳利亚乳制品有限公司,已进入平整土地、建设厂房阶段。
新农村建设旧铺镇本着“科学规划、加快发展,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在淮安市建设设计院和该县建设局的配合与支持下,认真做好镇村布局和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广泛而又细致的调查与征求意见,规划图与文本已通过专家组评审,并于2007年11月报经该县政府审批,正在逐步实施。围绕“五个一”工程目标要求,旧铺镇在新农村建设上,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既注重典型建设,又注重面上的整体改观,坚持有条件的先上,易实施的先行,逐步全面推开。旧铺镇还积极响应省政府举办的“五件实事”号召,配合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在旧铺镇境内铺高村水泥路60公里,实施旧路扩宽工程。旧铺镇切实加强城镇管理力度,组建了专业的集镇管理与环卫保洁队伍,使镇容镇貌与集镇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加强集镇市场安全管理和督查力度,坚决杜绝无证经营。切实做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对街道电线杆拆除,线路一律落地。全年新植公共休闲绿地3处,新植草坪6500平方米,新植绿化面积10700平方米,绿化率达21%,投入30万元实施路灯改造。保障了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提高了集镇形象,改善了投资环境。

云南省昭通昭阳区郊区乡镇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邻接贵州省。
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总人口77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爱民路,邮编:657000。
代码:530602。区号:0870。拼音:Zhaoyang Qu
昭阳区辖3个街道、3个镇、14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龙泉街道、凤凰街道、太平街道、旧圃镇、永丰镇、北闸镇、布嘎回族乡、守望回族乡、小龙洞回族彝族乡、盘河乡、靖安乡、青岗岭回族彝族乡、洒渔乡、乐居乡、苏家院乡、苏甲乡、大山包乡、大寨子乡、炎山乡、田坝乡。
镇情概况
旧圃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镇政府位于城西7公里,全镇国土面积86.7平方公里,东与龙泉、凤凰办事处相连,南与永丰交界,西与洒渔、乐居相邻,北与北闸、青岗岭乡接壤,截止2008年12月,辖九个村委会15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6558万人,农业人口6.2152万人,主要居住着汉、回、彝、苗、布朗等民族。[1]
“昭阳八景”之一【葡萄井】:昭通市西郊10余公里处的旧圃镇。有一石山,名老鸦崖。崖下有泉,“方圆八尺,泉水四时温暖,由下涌出,碧泡累累如珠泉”,称“葡萄井”。这里泉水有形,也有声,但不是流出来的,也不是淌出来的,是从崖层隐蔽孔隙“吐”出来的,方圆数米,数十个隐蔽的孔隙,不停地“吐”出一串串水泡。水泡大小与葡萄相仿,浑圆如珠,晶莹剔透,一粒一粒,粒粒可数,宛若一串又一串珠圆玉润的浮漾的项链……这里是彝族祖先的灵魂回归地,彝族各支系指路经上都将亡灵指向昭通,据说昭阳区葡萄井马樱花下边,出来一股甜水,口渴要喝三口水,不渴也要喝三口水,到了阴间后水价贵,难喝上水。再则,归祖路遥遥,道途坎坷,除了咪力于尺的水(昭通葡萄井)以外,尽是些腐叶臭水。
自然资源全镇有耕地45776亩,其中水田16642亩(占全区水田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0.74亩,人多地少。旧圃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产玉米、水稻、马铃暑等农作物,属典型的农业乡镇。主要特产有闻名省内外的樱桃、苹果、梨等水果,以及大棚花卉、稻田莲藕、四甲腌菜等。境内褐煤资源丰富,储存量达20亿吨,覆土薄,开采条件较好,开采历史悠久,仍是全区用燃煤的主要供给源。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石料资源。
昭阳是全国苹果生长最适宜区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意见中,把昭阳区定为全国苹果生长最适宜区。曹阜忠介绍,主要是由于该区苹果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具有四大优势。
首先是生态优势。昭阳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差较大、光线充足、雨水适中,光、热、水资源丰富,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大气环境清洁,无工业污染,对于发展无公害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其次是品质优势。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昭阳区所产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酸甜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曾多次获得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并在西南三省、两广及东南亚闻名遐迩,深受消费者青睐。
第三是早熟优势。由于昭阳区早春气温回升快,与山东、辽宁、陕西等地苹果相比要早熟20-30天,无论时间还是质量上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最后是区位优势。昭阳区地处云贵川结合部,所产苹果可以北上四川、重庆,东进贵州、湖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而这些省份人口密度大,没有商品苹果基地,市场需求量巨大。尤其是昭阳区销往东南亚的苹果,三天即可实现由田间到餐桌,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关于苹果产业的发展问题,曹阜忠表示,一是进一步扩大苹果种植规模,在现有21.5万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力争到2015年产量达50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二是加大技术推广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果品质量;三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开拓营销市场,使昭通苹果立足云、贵、川、渝,打入两广、港澳和东南亚市场。
农村经济旧圃镇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889.86万元,主要收入来源有种植业、畜牧业、第二、三产业、外出务工等收入组成。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346.41元。[2]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全镇九个村委会,其中四个村实现“四通”(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通水)。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旧圃镇辖区内建有渔洞北干渠、锦屏支渠、葡萄井低沟、“雄伟壮观的葡萄井渡槽”、龙宫阴河、农业综合开发灌沟等水利设施,为旧圃镇的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旧圃镇地处昭阳区西大门,通江路9公里、牛洒路10公里穿镇而过,为当地群众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条件。建集贸市场3个,集贸市场的建设和繁荣为当地群众的农产品交易,生产生活提供一个良好便捷的场所。
2006年-2007年度,国家能源部投资87.2万元,建国债沼气“一池三改”872口,该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