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岩岸岛蜥,为石龙子科岛蜥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马来半岛、菲律宾、日本、印度尼西亚至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台湾岛等地,多栖息于海岸边潮间地有礁石的地区。
基本资料英名 Costal skink; Mangrove skink
学名 Emoia atrocostata
俗名 都蜥蜴、沿岸岛蜥
拉丁目名: SQUAMATA
中文目名: 有鳞目 (Order SQUAMATA)
拉丁亚目: LACERTILIA
中文亚目:蜥蜴亚目
中文科名: 石龙子科 (Family Scincidae)
拉丁科名: Scincidae
中文属名: 岛蜥属
拉丁属名: Emoia
拉丁种名: atrocostata
定名人: Lesson
年代: 1830年
模式产地: Qualan, Caroline Archipelago, 太平洋群岛
生境: 喜栖于海岸边潮间地有礁石的地区
国内分布:台湾(恒春, 猫鼻头海岸边, 宜兰大里海岸边, 兰屿)
国外分布: 马来半岛, 菲律宾(圣克鲁斯), 日本(琉球半岛), 印度尼西亚至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体背颜色以黑色为主,上部有许多橄榄绿色的细斑点,腹部为淡黄色。嘴端尖且突出,下眼睑有一处没有鳞片的透明区域,此为睑窗。躯干长可达10公分,尾长可达躯干长的1.5倍。
食性以节肢动物为食,也会吃腥味较重的鱼饵(如南极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