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耳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说明特耳肌也叫外耳肌或动耳肌,其他动物的这种肌肉可以让他们的耳朵自由转动,以便改变耳廓方向,集中收集某一区域内的声音。人虽然也有这种肌肉,也见过有人能用这肌肉动动耳朵(演员李保田),不过由于人类耳朵和头部的构造,明显不具功能性。

耳肌用途动物们靠耳前肌来转动与调节它们的耳朵(不是大脑)以集中听力辨别特别的声音。

人类仍然有耳前肌,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肯定曾经也使用过它—但我们的耳前肌现在退化了,所能作的也只是轻微的摆动而已。

猫的外耳肌肉功能非常发达(因为它们几乎可以把耳朵完全向后翻过来)—尤其是当它们在追踪鸟类和需要做小幅度移动以不至于惊吓到要到口的美食时非常的明显。

演化我们知道,兔子不但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而且还有一对引人注目的大耳朵。当它探听动静的时候,总是灵活地转动着耳朵。哪里有声响,耳朵就象雷达接收器一样立即转向哪里。

马、羊等许多动物都有这种本领。耳廓的自由转动,能够增多声波收集,提高听觉能力,这种功能对某些动物来说,是根重要的,正因为有这种功能,使这些动物才免受外敌的侵袭。

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耳廓的这种功能是动物进化到较高级的哺乳类时才出现的。

但是到了人类,躯体各部组织器官更趋完善。直立的身体,灵活的颈部,开扩了眼界,再也不必依靠耳廓的活动来增进听觉了,于是,驱动耳朵运动的肌肉逐渐退化,所以大多人的耳朵都不能自主地运动。然而,人类耳廓附近还残存着特耳肌——耳上肌、耳前肌和耳后肌,和韧带一样,它仅仅起着固定耳廓的作用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