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定义教育券又称教育凭单,是在教育领域使用的一种代币券。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发表的《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首次提出教育券理论,后又在其著作《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一书中加以进一步阐释。弗里德曼理论认为,应改变由政府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而把资金折算成券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自由选择就读于哪所学校,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 。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教育券使学校之间因学生的选择而相互竞争,从而使整体教育质量提高,政府对教育的公共投入效率也相应提高。

具体来讲,教育券主要有两种理论模式:一为效率型教育券,即给每位学生发放等额的教育券,即"无排富性"模式;另一种是公平型教育券,主张只给低收入者或有特殊需要的家庭以特殊补助来体现社会公平性原则,即"排富性"模式。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模型更多地关注效率,属于效率型教育券。

说明

从2009年3月26日开始,杭州首次发放总额过亿元的教育培训消费券。在杭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杭高校杭州市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几类群体,每人可以拿到300元至2000元不等的教育培训消费券,分别可用于参加教育培训、技能培训或抵缴学费。

简介杭州教育培训消费券每张面值100元,发放对象包括:在杭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每人发放500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在校生、市区持证困难家庭大学生,每人分别发300元、2000元,仅限用于在本校限额缴纳学费;市区常住居民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双证制”(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学历教育文化课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可分别申领500元、1200元的教育培训券抵用;市区常住居民学历未达到高中层次、报名参加技能培训和“双证制”学历教育文化课程培训的,每人1700元。教育培训消费券的使用期限,从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此外,参加市区困难企业组织培训的在职职工,每人可按实际培训费用的50%使用消费券,最多不超过500元,使用期限为2009年4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孙振洲表示,对来自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希望通过教育培训消费券的发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可直接用消费券抵缴学费;同时,发放教育培训消费券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在杭学生和职工更好地提升学历水平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与以往杭州发放的消费券不同,教育培训消费券将采取实名制发放,同时必须在具有合法资质的指定教育培训机构使用。此举旨在规范教育培训消费券使用,让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挥更大实效。首批被列入教育培训消费券定点使用单位名单的,有杭州师范大学等114家学历教育文化培训机构,以及浙江省就业培训中心等72家技能培训机构。培训工种项目86个,包括技能培训工种84个、创业培训项目2个。培训项目包括车工、电工、绿化工以及动漫设计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等工种。

教育消费券发放

据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肖锋介绍,符合条件的学生和职工可以通过学校或者劳动保障局等渠道申领教育培训消费券,待取得有关培训、考核证书后,再凭证书和教育培训消费券进行兑付。另外,在杭47所高校的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领取500元的教育培训消费券。为了保证教育培训消费券顺利发放、使用,在杭各高校的网站上都将陆续公布教育消费券的兑付流程、认定职业资格证书目录等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职业技能。

背景7年前,杭州西湖景区宣布取消门票,“还湖于民”成为开放性景点,杭州也因此以每年2530万元的门票损失换来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在面临全球金融危机时,杭州又出新招,将发放1.2亿教育培训消费券,希望能让10万在杭大学生以及更多市民通过培训以及文化课教育获得“一技之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孙振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教育培训消费券的发放能帮助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好地提升在杭学生和职工的学历水平和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最多可享2000元

据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肖锋介绍,自2009年3月26日起,杭州将陆续发放总价值为1.2亿元的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放对象除杭州居民外,还包括在杭学生和务工人员。

这些消费券每张面值为100元,困难家庭大学生可享受每人2000元,而在杭47所高校的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每人也有500元。

考虑到职业培训和文化课教育有个周期,因此教育培训消费券的使用期限从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采取实名制发放

与以往的消费券不同的是,教育培训消费券的发放将采取实名制,同时消费券的使用必须在指定机构进行,首批被列为杭州市教育培训消费券定点使用单位的,有杭州师范大学等114家学历教育文化培训机构,以及浙江省就业培训中心等72家技能培训机构。

在有关部门提供的培训项目名单上,不仅有车工、电工、绿化工等工种,也包括动漫设计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等工种。

肖锋表示,符合条件的学生和职工可以通过学校或者劳动保障局等相关渠道进行申请。职业技能培训需要考出证书后用教育培训消费券进行兑付,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可直接用消费券抵付学费。

评论教育培训消费券,为学生增加就业筹码

“考证,报名费、资料费、试题费,这些钱加起来不是一个小数目。”浙江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学法律专业的王铃珠开心地说,她将用消费券去学习法律专业的知识。

“对于高校生来说,多一份证书就多了一份求职砝码。”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大三学生章利锋说,“用人单位在选择高校毕业生时更加注重考查综合素质,而各类技术证书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现在的毕业生,哪个手上没有一沓厚厚的证书,如果两手空空去应聘,多尴尬啊。”参加过数场人才招聘会的杨同学说,他将利用杭州发放教育消费券的机会,好好给自己充电,增强竞争能力。

教育培训消费券,可弥补当前大学教育的弱点

看到高年级学生可以领到教育培训消费券,低年级学生一是羡慕二是感觉到压力。“现在光靠专业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就业要求了,趁现在我还在读大一,也得多考几个证出来。”杭州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姚晶晶,多拿几个证书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证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学生的能力,用人单位在众多证书的背后看到的必然是一个优秀的求职者,更何况‘技多不压身’。”大二学生张秉廷说,在同等的条件下,别人可以考取某项证书,而你不能,实际上,你的能力已经不如别人了。

“杭州发放教育培训券将很可能引发考证热,这也是一个好的导向。”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肖锋解释说,“在大学里,理论书本知识固然丰富,但目前大学培养人才模式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工作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杭州发放教育培训消费券就是为了要弥补当前大学教育的弱点,解决好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最后一公里问题。”肖锋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