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麦冲村麦冲村隶属于匡远镇瑞星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 公里,距离镇20公里。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海拔1940米,年平均气温13.9 ℃,年降水量898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81亩,其中人均耕地0.5亩;有林地592.5亩。全村有农户89户,有乡村人口362人,其中农业人口362人,劳动力21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9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6万元,占总收入的29.78 %;畜牧业收入215万元,占总收入的 60.39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57头,肉牛21头,肉羊109头);渔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 2.81 %;林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 1.12%;第二、三产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 2.81%;工资性收入33万元,占总收入的 9.27%。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 3.68 %),在省内务工8人。[1]
2、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永定镇麦冲村麦冲村隶属于永定镇瓦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永定镇西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镇6公里,。国土面积265亩,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05亩,其中人均耕地0.74亩;有林地60亩。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户,有乡村人口132人,其中农业人口132人,劳动力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2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2]
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麦冲村麦冲村位于阳城镇西北部,是边远的石灰岩山区,属革命老区。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27个村小组,总户数611户,人口3039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970亩,人均耕地只有0.65亩,全部属单造的旱粮作物,农民主要以种植玉米、花生、黄豆、木薯、蕃薯为主。村庄比较分散,3个村庄6个村民小组共836人距离村委会7公里以上,村民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劳务输出增加收入为辅。2008年全村贫困户92户,共260人。麦冲村委会办公楼已建十多年,楼房已出现多处裂缝,墙体已出现多处崩塌。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07年村集体收入只有7500元。
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急需解决的困难是群众食水难和生产用水难、交通运输难,搬迁安置难、读书难、看病难等问题,恳请上级能充分考虑麦冲实际情况,加大对贫困村异地搬迁安置的力度,加快处理搬迁安置涉及的土地征用等问题和早日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作为石灰山区,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制约,发展畜牧业,种养业是麦冲村主要出路,盼望上级相关部门对麦冲村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3]
4、云南省昆明市双龙乡麦冲村
村情概况麦冲村小组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双龙乡麦冲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

双龙乡西南边,是双龙乡麦冲村委会所在地,距离双龙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国土面积5.36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5 ℃,年降水量1000毫米。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9.4亩,均为旱地,人均耕地0.29亩,主要种植蔬菜、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7458.9亩,水面面积50亩,其中养殖面积50亩;其他面积524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146户村民已全部通自来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为146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0户(分别占总数的95.89%和95.89%)。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村内有公交车站,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05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16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20户。全村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1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2.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9万元,占总收入的2.85%;畜牧业收入10.6万元,占总收入的2.0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0头);林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0.48%;第二、三产业收入203.3万元,占总收入的38.90%;工资性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4.78%。农民人均纯收入4512元,农民收入以旅游服务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6人,务工收入为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3.07%),在省内务工16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发展农家乐特色产业及乡村旅游产业。
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146户,共乡村人口522人,其中男性254人,女性268人。其中农业人口522人,劳动力242人。该村以汉为主(是汉族、彝族、苗族混居地),其中彝族3人,苗族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13人,占人口总数的98.2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20人,参合率99.62%;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建有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5户,占农户总数的2.03%。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双龙中心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双龙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8公里,距离中学9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4人,其中小学生46人,中学生28人。该村建有图书室1个。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4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517.81万元,有固定资产89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517.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党员19人,党员中男党员17人,女党员2人设有1个党支部。该村团员总数为10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