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容吸收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阻容吸收器的外观图

对真空开关开断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专用的保护设备是阻容吸收器(又称RC保护器)。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真空开关与阻容吸收器的配套,是比较常见的使用方式。由于我国中压(3~66Kv)电网的一些特殊性,过去进口的阻容吸收装置和采用国外标准生产的国产阻容吸收器,均无法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经常出现原因不明的损坏事故。这导致了该产品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真空开关。

过去阻容过电压吸收器所用的电容器均不是“保护电容器”。有的用多个甚至上百个低压电容器串联后当作高压电容器用,有的把氧化锌电阻阀片和电容器并联,有的带串联间隙,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无论用什么办法,其电容器极间的工频耐受电压只有额定电压的2.15倍,而且耐压时间只有10S。这远远达不到国标GB311.1-1997的要求。例如10KV的电容器,其极间工频耐受电压只有21.5KV/10S,和GB311.1-1997标准要求的42KV/1min相差太远。而且阻容过电压吸收器是装在高压开关柜内,其绝缘水平和开关柜内所有电气元件的绝缘水平不相配合,因此这些产品在使用说明书中写到:“因为试验标准不同,作耐压试验时,阻容吸收器要单独进行。绝不能和开关柜以及其它设备一起试验。”违背了“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的原则。同时也和其被保护的设备(变压器和电抗器的绝缘水平35KV/1min,这里仅以10kv产品为例,其他电压等级的产品同样如此)不相配合,也就是说,这类阻容吸收器根本不能保护别的设备,(前述的带串联间隙和阀片、并联阀片等办法,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它自己的耐受电压最低,因此,在有操作过电压时,肯定首先损坏的是阻容吸收器。

但进入2002年以后,随着中压系统的阻容保护理论上的完善,找到了出现问题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电网用阻容吸收器[1],采用正确配合原则生产的,均彻底摆脱了事故的困扰,安全性大大提高,使该产品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