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介绍校史沿革
上海市延安中学创建于1946年7月,原址在普陀区真如镇蔡家宅,当时取名为真如中学,1949年8月迁入延安西路601号(延安初级中学现址)。1954年7月经市教育局批准改名为延安中学,1960年3月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8年8月,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延安中学高初中脱钩办学,高中部迁入茅台路1111号新校舍办寄宿制高中,初中部留原址更名为上海市东延安中学,2003年3月再次更名为延安初级中学。
延安初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4,4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320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图书楼、体育楼、行政楼等。并配有室内篮球场、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形体房,多功能电化教室、旋转式天文观测圆顶,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等教学设施。学校现有六到九年级共34个教学班,学生近1350名,教职工138名,高级教师28名,特级教师1名,拔尖人才2名,区优秀学科带头人2名,区学科带头人5名,硕士研究生3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7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在教师师德规范考核与文明班组创建活动中,学校涌现出一批区、市和全国的先进班组,其中数学教研组荣获了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和上海市职工素质工程500强智能型班组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办学模式改革,管理重心向年级组下移,体现出教育分层次,反馈能及时,活动有成效的特点。在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办学目标指导下,构建“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有层次、均衡化”的学校课程体系,充分发掘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捷报频传,不仅保持和发展了数学、环保、民乐、女篮、田径等传统特色,还逐渐形成了物理、化学、信息科技等新的学科教育特色,体现了“高质量,创特色,争一流”办学目标。 在“整体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新三年办学规划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以“二期课改”精神为原则的课程改革,开放办学,不断发展与国内外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校本培训,开展科技教育,强化科研意识,勇于开拓创新。针对升学制度改革与生源变化情况,开展了学生个性差异的适应性教育研究,其中《初中课程教学适应性的研究与实践》等四个科研课题被列入市级课题,且已完成的两个课题获得了区级教科研成果二、三等奖。
“老老实实办学,呕心沥血育人”是“延安人”传承几代的办学传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牢记“自信、自强”的校训,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先后获得了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铜牌)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EPD教育项目实验学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实验基地、上海市课程教改实验基地、中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和荣誉,为我校创建具有“数学特色,理科见长,人文相济,和谐发展”特色的上海品牌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任职期限
校长 钱颂平 1946年7月——1949年9月
校长 王亚文 1949年9月——1953年1月
校长 吕书文 1953年1月——1953年3月
校长 王伯川 1953年3月——1959年2月
副校长 毛焕庆 1959年2月——文革开始(主持工作)
文革动乱期间
校长 毛焕庆 1979年7月——1984年9月
校长 陈昌富 1984年9月——1998年7月
1998年7月高初中分离办学,初中留原址
校长 薛一震 1998年7月——2000年4月
校长 竺建伟 2000年4月——2001年7月
校长 高 鹏 2001年7月——2003年3月
校长 郭 雄 2003年4月——2008年6月
校长 严 洁 2008年7月——
办学目标
办学传统 老老实实办学,呕心沥血育人
办学目标 高质量,创特色,争一流
培养目标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
指导思想 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优良学风 文明礼貌,勤奋好学,独立思考,求实创新
优良教风 敬业爱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优良校风 团结奋斗,艰苦朴素,求实进取,严肃活泼
校训 自信自强
延安中学高中部
延安中学座落于长宁区,毗邻虹桥开发区。校园占地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近40%。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具有一流的教学设施,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设施最新的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7名,高级教师70多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20多名,现有学生近2000名,有40个班级。
学校努力构建并优化以“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分层次、个性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数学特色、科技见长、人文相济、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成绩斐然,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并连续九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学校还获得“联合国EPD项目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2049计划实验校”、“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殊荣。
学校在建校至今的60年中,在几代“延安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卓有成效的办学模式及特色,培育了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交通:
天山路:825、74、地铁二号线(威宁路站)
仙霞路:88、836(原“徐华线”)
北虹路:827
茅台路:71、251、54(威宁路站)、72、829
延安中学发展历程
上海市延安中学前身是市立真如中学,1946年夏创办于上海市嘉定县真如镇,首任校长钱颂平。
1949年上海解放,同年8月人民政府派王亚文任校长。1954年7月改名为上海市延安中学。1956年6月私立华明初级中学并入。1960年春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中学。
建校初期,进步师生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积极参加民主爱国斗争,组织护校,迎接上海解放。解放初期,进步学生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参干,1947年7月有30名学生加入西南服务团,支援解放全中国,1950年至1951年又有66名学生分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和上海的市政建设。
从1984年开始,学校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陈昌富校长领导下,学校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为目标,坚持德育工作为首位,教学改革为中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十年磨一剑”跻身于申城名校的行列。
教育乃强国之本,一流城市需要一流的教育。学校面临新一轮的办学水平竞争,同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97年为了培养21世纪四化建设人才,市和长宁区决定投资2亿多元,兴建一座现代化一流水平的延安中学新校舍。
1997年8月18日龚学平副市长等市区领导参加了新校舍的奠基典礼。经过整整一年的紧张施工,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