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士登公国(英语:The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德语: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小国,被夹在瑞士与奥地利两国间,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家之一。这个迄今仍维持君主立宪制的山区小国虽然土地狭小兼人口稀少,且不设海关与国防,没有自己国家的货币,但却拥有异常高的国民所得水平,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50,000美元以上,是个以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避税天堂与高生活水平而著称的富裕小国。
国名由来以列支敦士登亲王之姓氏命名。该姓氏源于维也纳附近的列支敦士登市镇。在德语中,“列支敦士登”是“发亮的石头”的意思。
国家格言
Für Gott, Fürst und Vaterland(德语,为了上帝,亲王和祖国)
国旗国徽
列支敦士登国旗国旗长方形,长宽之比为5:3。旗面由上蓝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左上角有一金色的王冠。列支敦士登为世袭君主立宪制,国旗上的蓝、红色来自公国亲王旗的颜色,蓝色象征蓝天,红色象征夜晚地面之火。旗面上的王冠是神圣罗马帝国之王
列支敦士登国徽冠,这是1937年添加的,以便与海地国旗区别。王冠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标志,因历史上列支敦士登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王侯的采邑。
国徽为斗篷式。上端是一顶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冠。盾面上分6组图案:左上角戴头冠的鹰象征着萨克森;右上角是王冠的饰品,象征特罗泡公国;左下角红白颜色盾牌象征施伦堡男爵领地;右下角化装为人面的鹰象征猎人村公国;中心小盾由黄、红两色构成,它们是亲王旗的颜色;小盾下端的蓝地上绘有筒管乐器,象征列支敦士登王室。国徽记述了这个公国世代相传的历史进程。
首都瓦杜兹(Vaduz) 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旅游中心 。位于莱茵河东岸,坐落在群山
瓦杜兹城堡首都瓦杜兹瓦杜兹城堡
货币:瑞士法郎
自然地理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中欧莱茵河上游东岸的内陆国。西邻瑞士,以莱茵河为界,东接奥地利。西部为狭长的冲击平原,约占总面积2/5,其余是山地,南部雷蒂亚山脉的格劳斯皮茨峰(2599米)为全国最高点。
历史列支敦士登人为阿勒曼尼人的后裔,是在约公元500年以后才到目前的地区定居。列支敦士登的国名起源于18世纪初,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亚当(Johann Adam von Liechtenstein)买下了两块采邑:许内勒贝格庄园(Schnellerberg,1699年)与瓦杜茨郡(Vaduz,1713年),并且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加盟成员之一。1719年1月23日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Karl VI)将这两个地方合并成立一个独立的小型大公国,赐名为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成立后曾先后经过法国与德国的影响。1806年时神圣罗马帝国瓦解,列支敦士登也随之加入了当时由拿
俄罗斯纪念碑破仑织的莱茵联邦,但在法国短短的几年统治后,又在1815年举行的维也纳会议后恢复独立,加入新成立的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又译为日耳曼邦联)。1868年德意志邦联瓦解,列支敦士登解散自己仅有的一支小型军队并且宣布该国将转为永久中立国,这中立地位让列支敦士登避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波及,一直持续到今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列支敦士登一直与奥地利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但也在战时因这关系使得该国的经济元气大损,而转而寻求与瑞士成立关税与货币同盟,1919年时更进一步将该国的对外关系(国防、外交)完全委由瑞士代理,组成一个中立联盟。与瑞士的这一联盟使列支敦士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免受德国的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列支敦士登因为其境内的低税率环境、永久中立地位与完美的居中地理位置,成为许多欧洲企业的避税天堂。观光业(主要是冬季时往阿尔卑斯山区的滑雪人潮)与金融服务业的发达,支撑起该国绝大部分的经济收入。
1990年列支敦士登加入联合国。
政治
列支敦士登政府大楼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且与欧洲其他仅具象征意义却没有政治实权的王室不同,列支敦士登的王族拥有相当程度的实际权力。该国的元首称为大公(Prince,德文里称为Fürst),现任元首汉斯-亚当二世是在1989年时由他逝世的父亲佛兰兹·约瑟夫二世(Franz Josef II of Liechtenstein)手上继承国家的统治权,并已在2003年8月15日时对外宣布,他将在近期内退位,将国家大权转由他的儿子、王储亚洛伊大公(Prince Alois)继承。
1862年时首度颁布宪法组成国会(Diet,或德文里称为Landtag),今日的列支登斯敦国会是由25个依照区域人口比例,由人民直选的代表所组成,并由多数党的领袖出任阁揆。除此之外国家的行政体系实际上是由一个五人内阁负责,阁员名单是由国会指定,交由元首批准后正式上任。
列支敦士登的王室有个特殊之处,由于当初此公国就是由奥地利的贵族为了要能够拥有一块位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属地,而另行购买土地设立,长期以来该国的统治者就一直居于国外,如维也纳的列支敦士登宫。现任元首汉斯-亚当二世是第一位居住在国境之内的列支敦士登统治者,在2003年3月16日举行的一场全民公投中,他以投票不通过他就要举家迁移到奥地利居住作为要胁,得到国内大部分人民的同意(通过比例64.3%)通过一项进一步扩张列支敦士登王权的法案。此法案授权赋予统治者必要时得以解散国会,以及拥有国家人事与法案最后通过权的至高力量,相对于大部分只是形式上有王权的君主立宪国家,列支敦士登是非常少见的特例。
地理区划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内陆国家,与乌兹别克斯坦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家。
列支敦士登坐落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莱因河谷,其西边是以莱因河作为边界与瑞士相邻,东侧则是以属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岭地带与奥地利为界。全国只有西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位在平坦的河谷里,其余地区大都属于山地。
该国境内唯一的可耕地集中在莱因河沿岸的冲积平原,曾经一度满是沼泽的此地区经过人工的抽干后变成农地,除了少数的农耕活动外,列国境内的农业还是以畜牧为主。首都瓦杜茨坐落于一块可以俯视莱因河谷的高地上。
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虽然是在阿尔卑斯山区,但由于有意大利半岛吹拂而来南风,列支敦士登仍属较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时其东部与南部山区的坡面则非常适合从事滑雪等山地活动。境南的雷堤康阿尔卑斯山脉(Rätikon Alps)坡度陡峭,境内最高峰为属于三姊妹山脉(Drei Schwestern)之一的灰尖峰(Grauspitz),海拔2499米,是列支敦士登与奥地利的分界。
列支敦士登境内拥有11个区(复数:Gemeinden,单数:Gemeinde),其中大部分的区其实都只是包含了一个单独的城镇而已。
瓦杜茨(Vaduz) - 瓦杜茨位在全国正中央,依傍莱因河河岸,是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和主要人口中心。瓦杜茨是列支敦士登大公的故乡。
沙恩(Schaan) - 境内人口最多的一区,紧靠首都北方。
巴札尔(Balzers)- 位在国土最南端的一区。
特里森(Triesen)
埃申(Eschen)
毛伦(Mauren)
特里森贝格(Triesenberg)
儒格尔(Ruggell)- 位在国土最北端。
甘普林(Gamprin)
许内勒贝格(Schellenberg)- 北方区之一,名称承自当初组成列支敦士登的两个封邑之一。
伯朗肯(Planken)- 北方区,也是境内最小的一个行政区。
经济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只有不到2%的劳动力致力于农业生产,该国境内主要的作物有玉米、土豆、大麦、小麦、蔬菜和葡萄。家畜主要是在夏季时,以放牧方式蓄养于阿尔卑斯山区的高山草原上。列支敦士登主要的制造业包括机械、制药、食品产品、金属制品、精密仪器、家具和陶瓷。公国的许多收入来自于银行业、旅游业、邮票的销售,以及在这里设立总部的国际化公司--这些公司之所以在列国境内注册,主要是著眼在这里的低税收环境。
虽然是个小国寡民、缺乏天然资源的地方,但是列支敦士登在二次大战之后于经济方面急起直追,从一个原本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国,发展成全世界最高度产业化的富有国家,并以其金融服务部门和可以与周边大国家的城市相媲美的生活水平而自豪。除了需要密集技术投资(目前该国每年约有5%的收入,是投资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轻工业之外(包括纺织、陶瓷与精密电子)。近年来该国政府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也被证实是个非常正确的方向,在列支敦士登有四成的工作职位是属于金融服务业,其中不乏长期居住于该国境内的外国人,或干脆直接由相邻的瑞士与奥地利跨越国境通勤。
由于列支敦士登与瑞士之间签订有共同货币与关税条约,因此除了货物能在两国之间的国界自由流通外,瑞士法郎也成为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货币。1993年时瑞士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由于列支敦士登在外交事务方面早已委任瑞士代执行,本身并无单独与他国签订协约的能力,连带的也使该国成为西欧国家里面少数仍流通非欧元货币的国家。
列支敦士登通过进口能源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的90%。1995年5月,列支敦士登成为欧洲经济区的成员国,是一个在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和欧盟之间作为桥梁的组织。政府正在试图将其经济政策与一体化欧洲的其他国家相协调。虽然2002年以来列支敦士登的失业率成倍增长,但比较起周遭国家其失业率仍算偏低,在2004年第三季时,其失业率仅为2.2%。
相对于周遭欧洲国家的重税主义,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大陆上少见的低税率国家,其营业税最高顶多只有18%的水平,税则简单明了,而成为许多邻国企业为了降低税赋支出而注目的避税天堂。目前约有73,700家公司在该国注册,其中有许多是外国企业的挂名或人头公司,这些所谓的境外贸易带来约占列支敦士登收入的30%以上。传统上,列支敦士登的银行系统是采行与瑞士相同的客户隐私政策,但此特性也使得该国的金融系统成为跨国非法商业的最爱,利用匿名帐户进行洗钱的动作。为了避免这类非法行为成为国家经济的负担,2000年时通过的一项新经济政策紧缩了金融方面的自由度,限制银行机构不能提供匿名帐户这类的服务。
列支敦士登旺盛的经济活动带给该国平均每人50,000美元的国民生产毛额,名列全世界第一,这种均富的状态间接也造就了该国极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几乎可以忽略的犯罪率。
人口
圣约瑟教区教堂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地区总人口第四少的国家,一共有34294人,排在梵蒂冈、摩纳哥与圣马力诺之后。在境内约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外国国籍,主要是德国、奥地利,还有瑞士。本国人口的种族分布非常单纯,有86%是属于日耳曼民族分支的阿勒曼尼人,意大利人与土耳其人则是余下少数民族里面较具有指标意义的大宗。
语言上,虽然德语是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语言,但大部分的居民却都是使用属于德语方言之一的阿勒曼尼语。教育在该国非常普及,超过十岁以上的人口里面,识字率为100%。
大部分的列支敦士登人信仰的是罗马天主教(76.2%),其余的则包括少部分的新教徒(7%),伊斯兰教徒(4.2%),与其他信仰及无宗教信仰者(10.9%)。
政府内阁
政府内阁共有5人,政府总理为公制,其他内阁成员均为兼职人员,他们不拿薪水,每月只领取一定的车马费。而他们的勤政、高效廉洁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欣欣向荣。
监狱
政府办公大楼的地下室就是一座监狱,这是全国仅有的一座监狱。这座监狱是袖珍型的,总共只有10间单人牢房,但通常只有一个犯人在“流动”。那些自认为犯罪比较轻的人往往会主动走到这里,住上几天,反思一下,就可以出去了。只有极个别犯重罪的人,才会被警察押送到这里,服刑期也只不过几个月。
其他
列支敦士登是全球第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吉尼斯世界纪录有收录)。
教育列支敦士登拥有非常高的平均教育水平,其语言状况以德语为官方语言,教育事务主要由中央之教育局(Schulamt)所主导。该国在2003年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亦即学生基础能
列支敦士登艺术博物馆力国际研究计划)中,在数学、阅读能力以及自然科学等项目上得到第五名的优秀评比。
在列支敦士登的学童年满七岁时应实践义务教育前往小学就读,为期五年,小学期间没有分数评比的制度,学年结束即立即晋级。外语教育方面,基本上可以分为第一与第二级教育两阶段。其中第一年以学习德文的阅读与书写为主,第二年则是法文,但大部分以德语上课,第三年使以英文上课。至于在二级教育阶段中,除了英、法语之外,另有西班牙文及意大利文等其他欧洲国家语言的学习课程。初等教育结束时,学童可依学校的建议前往高中(Oberschule)、文理中学或是专科中学就学;若家长不同意校方的决定,学童可以考试的方式选择想就读的学校。其教育制度大致遵循德国或瑞士系统,一样拥有文理中学(Gymnasium,也就是大学预科中学)与专科中学(Realschule)两种不同取向的中学。若论及中等教育三大教育机构的特征,高中特别是为未来职业训练所设,提供许多选、必修之课程,假如想顺利晋级,须在德语、数学、生物/物理、历史/政治学以及地理之科目上达到一定的标准。专科学校晋级的标准则是德语及数学需具备良好之能力,学生学习的范畴相较之下较高中来的广(如需学两种外语)也较讲究。高中与专科学校毕业后可在第十学年加强职前训练以在未来职场上增加竞争力。文理中学有两种类型:类型B即由小学接续而来,课程重心在于语言(德语、拉丁语、英语及法语)与自然科学。类型E则是接续专科中学八年级,学习科目重心为经济、法律与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毕业前须接受毕业考(Maturarität),凭此可作为在瑞士、奥地利就读大学的依据。
至于职业训练的层面,不只是两元制度抑或是职业全日学校,想进行职业训练只有企业培训一途。全日(Vollzeit)或非全日(Teizeit)之职校可前往国外就读,而为因应有特殊学生的需求也有专门设立工场(Beschützende Werkstatt)。此外,若职训结业者有意于专业大学深造也可参加为期三年的专业大学入学考之准备课程。
高等教育面向,该国境内没有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et),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转往邻近的奥地利、瑞士与德国就读大学,或直接转赴海外求学。但是境内主要还是有三种高等教育的选择,即列支敦士登专业工程大学(die Liechtensteinische Ingenieurschule-Fachhochschule,LIS)、法政社经教学研究学院(Lichtenstein-Institut,LI)以及可取得博硕士学位之国际哲学学院(die Internationale Akademie für Philosophie,IAP)。此外,列支敦士登所提供之成人教育则是涵盖一般与专业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