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版权信息书 名: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作者:(美国)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美国)詹姆斯·菲泽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506287104

开本: 16

定价: 68.00 元

内容简介《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自1966年初版以来,历经七次修订,成为英语世界最畅销的哲学史入门教材。它紧跟当代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最新发展,是一部既植根传统又向当代开放的哲学史,堪称当代西方哲学史的主流和典范之作。作者以长短适当的篇幅,把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它兼采国内外书写哲学史的写法之长,善于抓住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实质进行阐述,态度客观、材料翔实且清晰明了,文笔平正而不失生动,能让读者对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简洁清晰、轻松易懂的哲学读本。

作者简介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SamuelEnochStumpf,1918~1998),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福特研究员、牛津大学洛克菲勒研究员。他在担任万德比尔特大学哲学系主任长达15年后,曾出任爱荷华的康奈尔学院的校长。斯通普夫在哲学、医学伦理和法理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

詹姆斯·菲泽(JamesFieser),普渡大学博士,现任田纳西大学哲学系教授。著述有《道德哲学史》(2001),与人合著有《哲学入门》(2002)。菲泽还与人合编《世界宗教经典》一书,并创建了“哲学网络百科全书”。

译者简介

邓晓芒(1948~),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匡宏,武汉大学外国哲学博士。

编辑推荐《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修订第八版中,旧有版本中陈旧的元素被一一剔除,代之以最前沿最时新的学术观点。而本次译文在原中译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词句加以润色推敲,使《西方哲学史》的表达如行云流水,可读性更强。

目录中文版序

第八版译者序

第七版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

第一章苏格拉底的前辈

1.1什么东西是持存的?

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米尼

1.2万物的数学基础

毕达哥拉斯

1.3解释变化的尝试

赫拉克利特

巴门尼德

芝诺

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萨戈拉

1.4原子论者

原子和虚空

知识理论和伦理学

第二章智者派与苏格拉底

2.1智者派

普罗泰戈拉

高尔吉亚

塞拉西马柯

2.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生平

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知识理论:

思想的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道德思想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死亡

第三章柏拉图

3.1柏拉图的生平

3.2知识理论

洞穴

线段

理念论

3-3道德哲学

灵魂概念

恶的原因:无知或遗忘

恢复失去的道德

作为功能之实现的德性

3.4政治哲学

巨人般的国家

哲学王

国家中的德性

理想国的衰败

3.5宇宙观

第四章亚里士多德

4.1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4.2逻辑学

范畴和推理的起点

三段论

4.3形而上学

界定形而上学的问题

作为事物的首要本质的实体

质料和形式

变化的过程:四因

潜能与现实

不被推动的推动者

4.4人的地位:

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

物理学

生物学

心理学

4.5伦理学

“目的”的类型

人的功能

作为目的的幸福

作为中道的德性

审慎和选择

沉思

4.6政治学

国家类型

差异与不平等

好的政体和革命

4.7艺术哲学

第二部分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哲学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5.1伊壁鸠鲁主义

物理学与伦理学

神和死亡

快乐原则

快乐与社会正义

5.2斯多噶主义

相对于快乐的智慧和控制

斯多噶学派的知识论

作为一切实在之基础的物质

万物中的神

命运和天意

人的本性

伦理学和人的戏剧

自由的问题

世界主义和正义

5.3怀疑主义

寻求心灵的安宁

明显的事情和不明显的事情

5.4普罗提诺

作为太一的神

流溢的隐喻

造成恶的原因

得救

第六章奥古斯丁

6.1奥古斯丁的生平

6.2人类知识

信仰与理性

克服怀疑论

知识与感觉

光照论

6.3上帝

6.4被造世界

从无中创世

种质

6.5道德哲学

爱的作用

恶与失序的爱

作为恶的原因的自由意志

6.6正义

6.7历史和两座城

第七章中世纪早期的哲学

7.1波埃修

哲学的慰藉

共相的问题

7.2伪狄奥尼修斯13l

对上帝的知识

7.3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

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的生平

自然的区分

7.4解决共相问题的新方法

奥多和威廉姆:极端实在论

洛色林:唯名论

阿伯拉尔:概念论或温和实在论

7.5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

安瑟伦的实在论

本体论证明

高尼罗的反驳

安瑟伦对高尼罗的回答

7.6穆斯林和犹太思想中的

信仰和理性14l

阿维森纳

阿威罗伊

摩西·迈蒙尼德

第八章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晚期的

继承者

8.1阿奎那的生平

波那文都和巴黎大学

8.2哲学与神学15l

信仰与理性

8.3上帝存在的证明

从运动、致动因以及必然存在出发

的证明

从完满性和秩序出发的证明

对证明的评价

8.4对上帝本性的知识

否定的方式

类比的知识

8.5创世

被创造的秩序是永恒的吗?

无中创世

这是最好的可能世界吗?

作为缺乏的恶

被创造的存在的等级排列:存在之链

8.6道德和自然法

道德的构成

自然法

8.7国家

8.8人的本性和知识

人的本性

知识

8.9司各脱、奥康以及艾克哈特

唯意志论

唯名论

神秘主义

第三部分近代早期的哲学

第九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9.1中世纪的结束

9.2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皮科

马基雅维利

9.3宗教改革

路德

伊拉斯谟

9.4怀疑论和信仰

蒙田

帕斯卡

9.5科学革命

新的发现和新的方法

近代原子论

9.6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的生平

学术的病状

心灵的假相

归纳的方法

9.7托马斯·霍布斯

霍布斯的生平

几何学对霍布斯思想的影响

运动中的物体:思想的对象

关于人的思想的机械论观点

政治哲学与道德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中的义务

社会契约

民法对自然法

第十章大陆理性主义

10.1笛卡尔

笛卡尔的生平

对确定性的追求

笛卡尔的方法

作为方法的怀疑

上帝和外部事物的存在

心灵和身体

10.2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的方法

上帝:实体和属性

世界作为上帝属性的样式

知识、心灵和身体

伦理学

10.3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的生平

实体

上帝的存在

知识和自然

第十一章英国经验主义

11.1洛克

洛克的生平

洛克的知识理论

洛克的道德和政治理论

第四部分近代晚期和19世纪哲学

第五部分20世纪和当代哲学

重要词汇

延伸阅读

英汉词汇索引

译者跋

出版后记

……

文摘1.1什么东西是持存的?

泰勒斯

对于米利都的泰勒斯我们知道的并不多,而我们所知道的那些还不如说是一些逸闻。泰勒斯没有留下任何作品,所有现在能获得的,都是后来那些记录他一生值得记录的事件的作者的一些零星报道,他是希腊国王克洛索斯和执政官权欲的同代人,他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624年到公元前546年之间。在对波斯的战争中,他解决了一个军队后勤上的问题,使吕底安国王的军队渡过了哈里斯河。他的办法是挖一条人工渠分流一部分河水,这样一来大河就成了两条较浅的河,很容易在上面架桥。在埃及旅行时,泰勒斯想出了一个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在一天中当他的身高和影长相等时,他只要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就知道了它的高度。或许就是这些在埃及的旅行使他了解到一些知识,从而预言了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蚀。他在米利都时,出于实用的考虑,制作了一个仪器,用来测量海上船只之间的距离。他促使水手们利用小熊星座做导航来确定北方,这对远洋航行很有帮助。

传统或许是不可避免地把一些可疑的传说加在泰勒斯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身上。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年一公元前347年)就写到过:“据说是泰勒斯抬头观察星空而掉进一口井里时,一位聪明伶俐的色雷斯丫鬟拿他说过的俏皮话说,他这样渴望知道天上的事情,以至于不能看到脚下的东西。”柏拉图加上了一句,“这个嘲笑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一公元前322年)记载了另一则逸闻:

有这样一个关于米利都的泰勒斯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有关赚钱的计划,被安在泰勒斯头上,是因为他素以智慧而闻名。……人们非议他的贫困,认为这说明哲学是无用的。但据这个故事说,他利用自己的天文学知识,观测到(来年的夏天)橄榄会有个大丰收。于是他就用手头的一小笔钱租下了米利都和开俄斯所有的榨油机。由于当时没有人跟他争价,所以租价很低。到了收获时节,突然间需要许多榨油机,他就把这些榨油机租出去,并且恣意抬高租金;由此他赚了一大笔钱,他成功地证明了,只要哲学家们愿意,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发财,但这并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

但是,泰勒斯之所以著名并不是由于他广博的智慧和实践的精明,而是因为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思想领域,由此,也赢得了西方文明“第一个哲学家”的称号。

泰勒斯全新的问题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事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或者,哪种“物质”构成了万事万物?泰勒斯提出这些问题,试图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即存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