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书 名: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

作者:彭五堂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564202613
开本: 32
定价: 17.00 元
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马克思产权范畴的基本内涵,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勾勒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对资本主义产权制度和社会主义产权制度进行了具体研究。全书共6章,具体内容包括产权概念辨析、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等。
作者简介黄汉江,笔名:晓翰、扈姬优、撖缰等。1956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198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晋升研究员。历任上海市财政局副科长,上海基建优化研究所所长,上海理工大学经贸系主任、商学院副院长、投资与建设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研究生)学科创始人,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投资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基建优化》副总编、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评议专家、中国人文管理科学院院士、中国经济科技开发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上海市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基建管理优化》总编辑、《上海建设动态》主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经济学与工商管理荣誉博士、教授、博导、政协委员。
目录总序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依据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产权概念辨析
第一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产权概念
第二节西方理论界的产权概念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产权概念理解和使用上的异同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在苏联的实践和发展
第四节中国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线索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产权理论的主要区别
第五章资本主义产权制度
第一节资本主义产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前提
第二节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资本主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演变
第四节资本权利的分化及其实现形式
第六章社会主义产权制度
第一节私有产权制度灭亡的必然性
第二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产权制度的基本设想
第三节我国现阶段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依据
一、理论意义
(一)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本规则
产权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①马克思从l842年开始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接触到所有权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等一系列著作中,马克思对所有权和所有制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最终创立了批判的唯物主义产权观。《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产权制度全面深入剖析的集大成之作。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产权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天才的设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私有制的起源作了系统的研究,填补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空白。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产权理论。长期以来,由于受翻译的限制和固有观念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对它的研究和挖掘。系统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产权理论是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