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书 名: 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

森哲学文选
作者:(美国)唐纳德·戴维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100052535
开本: 32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唐纳德·戴维森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戴维森的哲学论著涉及一系列哲学基本问题;其影响力跨越不同哲学传统。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戴维森(某些)观点的哲学家都一致认为,戴维森思想是激发他们深入进行哲学思考的原动力之一。本卷《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是在《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一书基础上增选9篇文章、重新组织结构并充实有关内容而成。
目录选编者引言
第一部分一般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
1.真理与意义(1967)
2.为约定T辩护(1973)
3.真理概念的结构与内容(1990)
第二部分意义理论应用:命题态度问题与隐喻问题
4.论说出(that)(1968)
5.隐喻的含意(1978)
第三部分关于理解的理论:解释与翻译
6.彻底的解释(1973)
7.信念与意义的基础(1974)
8.对福斯特的答复(1976)
9.墓志铭的完全错乱(1986)
第四部分语言、思想与实在
10.论概念图式这一观念(1974)
11.论分析方法与跨文化理解(2001)
12.形而上学中的真理方法(1977)
13.无指称的实在(1977)
14.通过语言的理解(1997)
第五部分知识与客观性
15.关于真理与知识的融贯论(1983)
补记(1987)
16.知识的三种类型(1991)
第六部分行动与心理事件
17.行动、理由与原因(1963)
18.行动语句的逻辑形式(1967)
19.心理事件(1970)
第七部分实践理性与非理性
20.意志薄弱如何可能?(1970)
21.非理性的悖论(1974)
22.欺骗与区分(1986)
附录一戴维森论著目录
附录二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三牟博: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
……
文摘2.为约定T辩护
假设某人说,“今天晚上天空出现一百万颗星”,另外一个人回答说,“那是真的”,那么,第一个人所说的话是真的当且仅当另外那个人所说的话是真的,没有能比这一点更清楚明了的了。这种人们所熟悉的结果是由下述两种手段造成的,其中之一是一种对表达式的指称方式(在此,这项工作是由指示词“那”(that)完成的),另外一种手段便是真理概念。第一个手段使我们从谈论世界到谈论语言;第二个手段则又使我们返回来从谈论语言到谈论世界。
我们已获知由具有下述形式的语句来描述这些事实,即“‘今天晚上天空出现一百万颗星’这个语句是真的当且仅当今天晚上天空出现一百万颗星”。因为T一语句(我们可以这样称呼具有上述形式的语句)显然是真的,因此有些哲学家认为真理概念是无足轻重的(至少当把它应用于语句时)。但是,正如拉姆赛(F.P.Ramsey)或许是第一个指出的那样,这种看法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仅仅对于某些语境来说T一语句才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谈论真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