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书 名: 大师说儒

作者:胡适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811203639
开本:32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儒学在历史上经受过三次困境,但在现代的困境对它来说是致命的。儒学所依赖的社会制度已经崩溃,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明儒学在现代的解体过程,但儒学在现代中国社会还有着重大影响,儒学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方面有可能发挥比较适当的效用。
本书选编了七位儒学大师谈论儒学的文章,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儒学的真面目,是读者了解儒学、儒家、儒教的优秀读物。所选篇目包括《说儒》(胡适)、《儒家之性善论与其尽性主义》(钱穆)、《儒家系统之性格》(牟宗三)、((儒教的处世之道》(韦伯)、《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杜维明)、《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余英时)等。
编辑推荐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围之内。
儒学在传统中国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儒家秩序开始解体了,儒学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了。这是20世纪中国儒学出现严重危机的根源所在。然而,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随着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复苏,儒学也迎来了它的又一次新生。
目录说儒胡适/1
驳胡适之说儒钱穆/97
儒家之性善论与其尽性主义钱穆/106
儒家系统之性格牟宗三/120
儒教的处世之道韦伯/135
儒教与清教韦伯/165
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杜维明/188
儒家心性论的现代化课题(上)傅伟勋/200
儒家心性论的现代化课题(下)傅伟/223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余英时/252
……
文摘驳胡适之说儒
钱穆
余旧撰《国学概论》,已著墨家得名乃由刑徒劳役取义,而于儒字尚无确诂。及著《先秦诸子系年》,乃知许叔重《说文》儒为术士之称,术指术艺,术士即娴习六艺之士,而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因知儒墨皆当时社会生活职业一流品,此乃自来论先秦学派者所未道。越数载,胡适之先生有《说儒》篇(刊于《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亦以生活职业释儒字,而持论与余说大异。因撰此文,藉以请胡先生及读者之教正。
一、驳最初儒皆殷人皆殷遗民之说
孔子殷人,不能即证儒者之皆殷遗民。孔子弟子分布,鲁为多,卫次之,齐又次之,而籍宋者特少。胡文引傅孟其说,鲁为殷遗民之国。然孔门鲁籍弟子,固有确知其非殷遗民者。姑举颜氏说之。《左传·襄公十九年》:“齐侯娶于鲁日颜懿姬,其侄鬷声姬。”注日:“颜、鼹皆姬母姓”(当日母氏),则颜氏为姬姓鲁族审矣。《姓谱》:“颜姓本自鲁伯禽支子有食采颜邑者,因以为族。”此当有本。《仲尼弟子传》,颜氏居其八,颜路、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韩、颜何,皆鲁人。颜之推云:“仲尼母族。”孔庙《韩敕修利器碑》:“颜氏圣舅,家居鲁,亲里在尼山,汉为昌平亭。”此孔门弟子颜氏为鲁人,决非殷民之确证也。(《春秋》又有邾颜,与鲁颜别。《公羊传》所称邾娄颜是也。然邾亦非殷后。)其他孔子弟子稍著者,其籍贯皆已考详于《系年》。岂得因鲁地有殷遗民,遂轻谓鲁儒皆殷遗哉?
二、驳儒是柔懦之人为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观说
《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此当断为两句。柔者儒字通训,术士则儒之别解。胡文不辨许书句读,遂疑儒术尚柔,舛矣。即谓儒道尚柔,亦未必与亡国遗民相涉。胡文举正考父佐戴武宣而鼎铭云云,考宋戴公元当周宣王二十九年,上距殷灭已三百二十五年。正考父鼎铭,特其私人之处世格言云然耳,岂得谓是“殷民族一个伟大领袖之教训”?又岂得据以谓“柔逊乃殷人亡国状态下之遗风”?考之古说,殷尚鬼,周尚文。尚鬼者,尊信宗教,富于理论想象而长艺术。尚文者,擅政治与军事之组织而重现实。此为殷周两部族特性相异之传说。征之载籍,确可依信。春秋以下之宋人,大率偏骛理论,不顾事实,有一往无前之概,盖犹不失古先遗风。宋襄公谓“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此谓之狂骛于想象而不顾事实可也,谓是亡国遗风之柔逊则不可。华元之杀楚使者申舟,日:“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