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湾村地处秦岭腹地宁陕县汤坪镇南部,距县城12公里,长安河依村而过,与石泉县两河镇共和村毗邻,是宁陕县的南大门。宁陕“八大景”之一的“太极真图”就坐落在该村。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152户491人,劳动力176人,总耕地面积450亩。[1]
渔湾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黄太洲等一班人带领下,科技兴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旅游业,后来居上,成为全县农村发展的一面红旗。200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3元,比1997年的950元翻了近一番。
渔湾村地处宁陕县城南10公里,有3个村民小组、85户296人,9名党员。人均仅有半亩水田、半亩旱地。而全村荒山面积达1250亩。过去,单一发展粮食生产,加之村干部思想不解放,缺乏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班子软弱涣散,村民人心不齐,优势得不到发挥,到1997年,村集体经济还是空壳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50元。
党支部的凝聚力就在于发展有没有新思路,开放能不能打开新局面,工作有没有新突破”。为了改变渔湾村贫穷落后面貌,村党支部书记黄太洲和一班人认真分析村情,向专家求教,确立了“山上果菌药,山下茶桑姜,兴办农家乐,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向多种经营发展,对荒山荒坡实行退耕还林,在发展果菌药、茶桑姜的同时,根据本村地貌酷似太极真图和山水风光秀丽的风景,引导农民兴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开始一些群众有疑虑,党支部号召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每个产业项目都有党员 或干部带头。对群众,他们给予产前、产中、产后帮扶。对缺技术的,搞培训,结对子;对缺资金的,搞协调,帮借贷。几年来,全村各农户都有1至2项致富项目,共建成高标准板栗园170亩,户均2亩; 种植天麻等中药材户均1·7亩;引进美国油桃、核桃65亩,培植食用菌后备资源358亩;发展大棚菜专业户26户,栽植桑园161亩,发展黄姜58亩,种植大蒜90亩,兴办农家乐18户。现在的渔湾村,不但以秀丽的风光发展起旅游业,而且成为全县生产食用菌、板栗、蚕桑、大棚蔬菜、黄姜、大蒜、生猪、油桃、核桃等商品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增长900多元。村民们开始踏上小康之路。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渔湾,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渔湾村党支部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发展命脉的水、电、路、通讯等工程当作发展的重头大事,长规划,短安排,勤操作,年年干实事,年年有变化。1998年,改造低压线路3·5公里,使全村所有农户都正常用上了电,并组组开通了闭路电视;1999年,村组道路拓宽1540米,水泥硬化村户道路860米,实现了村组道路纵横网通,户户吃上了自来水;2000年以来,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已有60%的农户建起了新屋,其中30%多盖起楼房。春天的渔湾,园林山水风光秀丽,层林尽染,绿浸四野,一处处美观漂亮的楼房、现代化的通讯、生产、生活 用品,男女老少爽朗地笑声,昭示着村民们美好的新生活。一个文明富裕的新村正在崛起。近年来,渔湾村先后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社会治安模范村、科普示范村。村党支部被县委评为“五好”红旗村支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