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剧《奔月》
1.1【基本资料】剧

名:《奔月》
年份:2003年
集数:30集
导演:潘文杰
编剧:阮少娜
地区:香港、大陆剧
制作(出品)公司:
北京影艺者广告有限公司
新加坡新传媒制作私人有限公司
北京广通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2【演员表】范文芳饰嫦娥(寻月)(新加坡)
李名顺 饰后羿(刘安)(新加坡)
温峥嵘饰 洛嫔(大陆)
连凯饰 河泊(香港)
吴家丽 饰羲和(香港)
郑安伦饰 玉兔(台湾)
刘威饰汉武帝(大陆)
王绘春饰 天帝(大陆)
葛蕾饰 西王母(大陆)
郑则仕饰 伏羲(香港)
徐锦江饰 栾大(大陆)
吴越饰 大哥(大陆)
丁录军 饰 太阳(大陆)
龚洁饰 小蜻蜓(大陆)
1.3【剧情简介】汉朝,淮南王刘安因对上古神话传说感兴趣,被武帝使为“离骚赋”,奉旨著书。为收集素材与妻子寻月遍访民间,历经世事,眼见因武帝营宫室、急赋敛、重刑诛而导致盗贼群起、民不聊生,著书锐兴顿减,又因寻月积劳成疾病倒途旅,遂返京上万言谏疏。武帝怒而欲杀之,幸得群臣力保,才于重杖之后限令三日著成《淮南子》。及至回到家中,方知爱妻已撒手人寰,痛不欲生中挥泪提笔,奋笔二日成书两卷,当写到第五十四篇—后羿嫦娥故事时,因思念亡妻而难以成文,力竭朦寐之中,寻月竟来到眼前,一面替夫磨墨,一面对夫侃侃道出未尽的故事:后羿如何受天帝之命,斩巨蟒、除八害以救苍生,如何在鸷鸟伤害嫦娥时射鸷鸟以救嫦娥。还说她之所以死后再来相会,只为再次为人再结夫妻缘。说完凌空飞升而去。惊醒的刘安唯见皓月当空,月宫中竟隐现着妻子的身影,于是义思汹涌一夜疾书,青丝尽成白发,终为后人留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旷世神话。人们看到——上古,凡尘多苦难,天上众神却因长生不老而逸乐逍遥。擅射的天神后羿耿直刚烈,经常面斥众神妄顾人间疾苦,故备受排挤。天帝也忌其辛辣言词,遂借故将后羿贬至洞庭看守水族而设闲置散。后羿到职,与孝义渔郎冯夷莫逆,得知巨蟒祸民,欲请天旨杀蟒除害。
天后羲和育有十子一女子为太阳,每日分班运行天际,女为嫦娥,性温柔而爱苍生。此时的嫦娥也欲将鸷鸟“大风”为祸中原等七害肆孽之事秉报天帝。天帝恼怒后界抗旨返天、擅闯帝庭,竟命后羿独力除害,事败则永除神籍。后羿虽知九死一生却欣然受命的情操,深深感动了嫦娥。
后羿首战鸷鸟,嫦娥暗中助力竟被“大风”吞噬,后羿殊死除害,终于救出嫦娥。生死之中二人心仪,结为爱侣矢志除妖。
渔郎冯夷引出巨蟒,与后羿、嫦娥合力杀蟒除害,不幸葬身洞庭。天帝感其志高义正,封夷为神。赐称河伯镇守黄河。河伯羡嫦娥美艳,又不能夺友之爱,情感上的空白埋下了苦种,经常纵情声色发泄闷郁。
伏羲之女洛嫔以美色闻名,本是嫁娥好友,后因暗恋后羿芳心寂寥而与河伯惺惺相惜。河伯唆使洛嫔在帝、后面前挑拨,天帝也暗惧后羿的威仪,遂于后羿消灭八害后出尔反尔,托辞后羿对嫦娥不轨,除后羿神籍贬下凡尘。嫦娥感激后羿的爱情誓言,在姑母西王母帮助下暗自下凡与结为夫妻。从此男猎女织相亲相爱于凡人生活。洛嫔自知有过而自悔自疚;河伯弄巧成拙而得不赏失;伏羲则顺水推舟请准,天帝力促女儿与河伯成为一对。
羲和因劝女回心不成,震怒之下竟每日增派一个太阳长照大地,胁迫嫦娥就范。顿时,禾木焦枯,江河干涸,生灵涂炭。正当后羿、嫦娥夫妻无奈之际,河伯又施恶计,他偷来大庭神弓,假朋友义托救民辞,挑唆后羿射日解危。后羿射九日,成为英雄。嫦娥丧九兄,伤及夫妻感情。
河泊深知后羿之罪必死无疑,窃喜之余对洛嫔弃如敝展,并欲娶凡尘美女,否则就幸灾酿祸。洛嫔既被冷虐又自恨当初,终日以泪洗面。后羿自感获罪嫦娥,终日游猎于野,恰迁洛嫔,恍如隔世。洛嫔虽能明示爱心,后羿却只心爱嫦娥,而河旧的嘲弄,终令洛嫔崩溃而自废神力自溺洛水。在后羿的救助下,洛嫔终于道出河泊与自己的无德行为。后羿虽怒何伯为友不义,为“官”不仁,却念其当初除害有功,只射瞎河伯左目以示警戒。河伯上告天帝奏请杀后羿,未遂。洛嫔也因矢志追后羿未遂而以泪化水为洛(河),永泽大地。
天后羲和发誓令后羿、嫦娥死后坠入鬼道永不超生。后羿不忍爱妻受累遭劫,遂以凡身历经艰险独闯昆仑,向西王母求来不死仙丹,并定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与嫦娥同服仙丹。岂知羲和为报丧子之仇,己先期见嫦娥勒令:若二人同服仙丹都获长生,天庭将会合众神严惩,变后羿为蟾蜍。若嫦娥一人服丹则能重返月宫,后羿亦可再世为人。嫦娥虽难舍夫妻恩爱,却不忍丈夫世世变成怪物,遂于月圆之夜独吞仙丹飞上月宫。
后羿却误解了爱妻,由此狂躁放浪自暴自弃。嫦娥虽能洞察却无以解救,枉自伤绝。西王母于叹息之下预言:二千年后的月食之夜,嫦娥将再次下凡,与后羿重拾夫妻之缘。
逢蒙虽受师恩却恨师能,终于杀心暗起。而此时的后羿己了无生趣,宁愿早日解脱。于是,一柄桃木锥乘界不备灌顶而来,一代英雄空留千古遗恨。
——鸡鸣天白时,刘安力竭倒地。武帝念其三日能成巨著[淮南子],意欲放生而不咎以往。而刘安却自请饮鸩家中,伴亡妻而去。孰料西王母己派仙童手捧仙丹久候多时……
1.4【剧中人物】刘安:
汉高帝孙,袭父封为淮南王,读书鼓琴,善文辞,性高傲,常以文字挖苦一众权贵,因武帝甚重之,众臣虽怒仍不敢言,武帝重方士之术,命其收集一众民间神话,遂渐对神话产生兴趣,但在民间广集资料同时,发见一切民间疾苦,遂回禀武帝,不假辞色,令武帝大怒,群臣遂加入毁谤,伏下杀身之祸,性格遭遇皆与后羿相近,只是一武一文。
寻月:
刘安妻,同善文辞,乃一代才女,与刘安志趣相投,感情甚笃,许下生死相随之誓诺。性情温婉,能体会人间苦况,多作布施,可惜体弱多病,刘安如何用心,也难与之同谐白首。

后羿:
天界神射手,性格梗直豪爽,刚毅不屈,重情义,不屑于权位,急黎民所急,眼中只有正义该为之事,鄙睨一切权贵,常力斥众神之非,惹来不满与排挤,不容于天界,多次被
贬逐,最后更被贬为凡人,却对凡人生活甘之如饴,得人爱戴,更赢取了嫦娥的爱情,对感情专一,惜好事多磨,最后还是悲剧收场。
嫦娥:

其实为天地精华孕育而成的灵体,得天帝收养,以为小女,更赐其肉身,封月亮之神,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讨得天帝欢心。母羲和后来才得知她并非真正亲女,对之态度多番转变,令她苦恼难堪,幸她得天帝宠爱,又得凡人敬拜,聊以安慰,爱一切众生,欣赏后羿之坚毅勇气及其仁心,越接触越对之生出爱慕之情,惜此情不容于兄母,但其坚贞足感天地,愿将一切赌在爱情上。
河伯:
本为天神,与后羿是好友,后来为救后羿,闯出大祸,被贬为人,辗转投胎,成为冯夷,冯夷本为正直勇敢之青年,心思简单,性冲动,侍母至孝,心愿为杀死巨蟒除民害,期间与后羿及嫦娥成为好友,且对嫦娥心仪,可惜嫦娥已心有所属,不甘之情油然而生,后来为后羿滔海而死,成为天神,并记起一切前尘,觉自己前世今生皆为后羿害苦,矛盾难耐,又偏执于对嫦娥的感情,性情越变深沉多疑,酗酒后更成暴戾。

洛嫔:
伏羲之女,后升为洛水之神,以美貌闻名,甚注重自己的外貌及言行举止,外表活泼可人,又善良慈爱,甚讨人爱,与嫦娥从小认识,是为好友,后认识后羿,被其勇武所吸引,以为以自己的性情美貌,必能夺取其心,惜后羿心中只有嫦娥,多次求爱又多番引退,皆未能平伏自己的怨怼,最后决定豁出去,与河伯狼狈为奸,誓要拆散二人,以完自己的美梦,用尽机心仍不果,反害自己一夜迟暮,洗心革面下嫁河伯,却换来悲伤痛苦,悲剧一生。
玉兔:
与嫦娥一样,同为天地精华所孕育,所以甫一相见,即与之有心心相连的感觉,为嫦娥所救,誓跟随之,成为主仆,对嫦娥忠心不二,虽为主仆,但情比姊妹。机灵跳脱,善解人意,初期因感冯夷戆直有趣,与之取笑为乐,顿成欢喜冤家,后冯夷成为天神河伯,又见他痴恋嫦娥,甚感同情,多番劝解而不果,反对之渐生情愫,后知河伯奸谋,痛心疾首。
九哥:
天帝及羲和之子,体弱多病,虽本性善良,但自卑怯懦,从小不为兄母所喜,自绝于众神,天界中唯独嫦娥对之敬重有加,与嫦娥同受排斥而互相怜惜安慰,因而对嫦娥生出难言爱意,但名义上二人为兄妹,只得强压自己感情,致使性情越变得深沉难测,甚至多次出卖嫦娥,立场左右摇摆,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知嫦娥后羿相恋,对后羿又敬又恨,但仍能为着嫦娥幸福,甘愿牺牲。
帝俊:
俊为天帝本名,统领天地,向来觉得无为而治才是最佳治理方法,而且天地间自有运作体系,定下律例后,一切可自然运行,久而久之,变成对仙凡两界不闻不问,只爱享乐,疼爱妻子儿女,尤因嫦娥温纯婉约,更得所喜,对嫦娥视为己出,性本平和,但作为天帝,当然惯受了一切歌颂,偶然碰上后羿这种言词尖刻、不惧权势的神将,即难以下阶,对后羿爱惜又恨极,终受不了他在人间的声望可能高过自己,眨之为凡人。
羲和:
帝俊妻,性暴烈,多番遭受生产之难,所以爱惜十个儿子更甚自己性命,又因曾孕育天地生灵,自恃对众生有恩,以为可任操生杀之权,因而罔视苍生需要,虽知儿子作恶,但两者相比,宁愿护短,使众子更有恃无恐。某次难产,亲女早已夭折,帝俊怕她伤心过度,以天地精华孕育而生的嫦娥作为亲女,羲和生罢十个儿子后,幸得娇女,宠爱有加,及后知原委,与之疏远,甚至渐渐生出厌恶之心,令嫦娥饱受亲情疏离的煎熬,又因后羿多次当众拆辱其子,最终儿子亦惨死后羿手中,心更恨然,誓要嫦娥后羿饱尝相视不能相守之痛。
伏羲:
洛嫔之父,本为人,但参透天地之理,修维已可成仙,帝俊早欲将之列为仙人,但伏羲爱人间有情,多番拒绝,帝俊敬之,遂有天梯可让之通行天界人间,致此伏羲在人神之间,地位超然。伏羲性祥和豁达,练有各式仙物,能力更甚众神,又有通天镜知过去未来,可惜就是一时不察,让爱女为情入魔道,痛悔自伤。
西王母:
帝俊之姐,是天界的开心果,时常口直心快,将不应说不能说的都说出来,与羲和不和,遂自行放逐到西山,天天与众动物精灵相处,自得其乐,与嫦娥感情甚笃,认为她是天界中的良心支柱,喜欢自练仙药,任何病症到她手上都能药到病除,后更练就长生不死药,望嫦娥后羿能得享永生长乐。
逢蒙:
冯夷好友,人间的平凡人,向来平和为贵,终日嬉笑,自求多福,后见冯夷后羿等人为民除害,能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为万民景仰,不禁羡慕,希望拜后羿为师,又对玉兔钟情,可惜玉兔难舍主仆情,随嫦娥飞天奔月,令他伤心欲绝,后为河伯错手所杀
大哥:
帝俊及羲和长子,是羲和最疼爱的儿子,从小与羲和亲近,也沾染了羲和的暴烈与自大,且将之发扬光大,不重法典,避逃责任,更鄙视苍生,觉为众民轮班在天上作太阳,是自降身份,竟心存尽杀生灵以求逸乐的恶心,在众兄弟前,以大哥自居,定要所有兄弟听从之,不然横加罪罚,众兄弟遂莫敢不从,与之同流合污,曾被后羿射伤,誓要报复。
全剧收看和下载:《奔月》(见 扩展阅读)
二、舞剧《奔月》
2.1、基本资料中文名称:奔月
外文名称:The Flight to the Moon
类别:传统舞剧
2.1、剧情介绍第一场射日相传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天空有十个太阳,大地一片焦土,人们饥渴交迫。逄蒙施展巫术惑众,欲杀嫦娥祭天求雨。英雄后羿力挽神弓,射落九日。顷刻甘霖普降,大地回春,人们嬉水狂欢,得救的嫦娥和群众纷纷向后羿谢恩。逄蒙妒恨交织,假献权杖,窃思报复。
第二场爱情林中,百鸟欢歌,逄蒙拜后羿为师。但窥视神弓,贪婪不已。
月色朦胧,后羿睡在卧榻上。嫦娥和姑娘们手持五彩缤纷的花环起舞。嫦娥将花环放在他的枕边,为他赞美、祝福。后羿醒来,喜见花环寄深情,遂在姑娘中寻找赠花人,终于认出是美丽的嫦娥,于是陷入情网,沉浸在爱情之中……
第三场中计石洞外,千奇异彩,篝火通明。人们欢歌载舞,喜庆后羿与嫦娥的婚礼。嫦娥把精织的《后羿射日图》敬献后羿,图卷凝聚着嫦娥的忠贞与深情。夜深,人群离去。逄蒙趁机潜入盗弓,嫦娥发现,与其争斗,被逄蒙击昏。值后羿前来,逄蒙遂变一美貌青年,抱着昏迷中的嫦娥起舞。后羿见状,痛苦之极,扔下嫦娥所赠花环,愤然离去。
第四场醒悟跟踪而来的逄蒙,见后羿悲痛,令喽啰灌酒,后羿痛饮浇愁。醉后,天昏地旋,眼前出现幻影:嫦娥忽隐忽现,最后倒入美貌青年怀中,后羿愤而拔剑刺去,幻影消逝。后羿昏昏然倒卧榻上。
后羿醒来,见榻旁伺候的嫦娥,大怒。嫦娥困惑不解。逄蒙又百般挑拨、诬陷嫦娥对后羿不忠,嫦娥有口难辩。后羿举剑欲杀嫦娥,终因不忍,将剑折断,遂掷飞天药葫芦于地,令嫦娥吞服。嫦娥委屈难辩,悲痛欲绝,捧葫芦而去。及后羿醒悟,知中计,去追嫦娥。射日之弓遂落于逄蒙之手。
第五场奔月嫦娥回到石洞,愤不欲生,吞下了飞天灵药。后羿赶到,见嫦娥冉冉升空,悔恨莫及,紧追嫦娥到太空。正值嫦娥进入月宫之际,后羿遭逄蒙射来的暗箭,跌落地面,他愤怒已极,拔剑刺死逄蒙。英雄后羿也长眠大地。
但得明镜永为鉴,“碧海青天夜夜心”。善良的嫦娥把美好的心愿,以柔水般的清辉洒向人间,永远,永远……
责任者
演出单位: 上海歌剧院舞剧团
责任描述
创作者编导:舒巧、仲林、叶银章、吴英、袁玲。作曲:商易。配器:商易、洪友龙、陈旧。舞美设计:黄力、吴同武(布景),应日隆、李成俊(灯光),李苏恩(服装),程光华(化妆),许晓明(道具)。
演出者主要演员:董家祥、胡嘉禄(特邀,饰后羿A、B),吴继华、林之玳(饰嫦娥A、B),赵宝龙(饰逄蒙)。乐队:上海歌剧院管弦乐队。指挥:王文池、黄佩勤。
演出介绍
演出大事记粉碎“四人帮”后,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对原上海实验歌剧院的大型舞剧《后羿与嫦娥》重新结构、编舞、设计,易名为《奔月》。
本剧于1979年11月在上海上演后,引起了观众和文艺界的关注。中央书记处书记、当时上海市市长彭冲,以及阿沛·阿旺晋美、周扬等同志先后观看了演出。
1980年6、7月间,《奔月》在北京、天津上演,李先念、王任重、赛福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并给予鼓励。外交部组织专场,邀请各国驻华使节以及其他驻京、旅游外宾观赏《奔月》的演出,观赏者认为它是继《丝路花雨》之后又一绚丽的舞剧明珠。
评论撷萃
评民族舞剧《奔月》的创新和探索谢明
《奔月》已经在观众和舞蹈界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说,它风格清新,手法别致,将中国古典舞、芭蕾、现代派舞蹈融为一体,在民族舞剧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革新。《奔月》的成就主要在于:坚持了从生活、内容、人物思想感情出发的创作原则,并对生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如第二场嫦娥与后羿初恋的“花环舞”,较多地采用了生活的动作予以加工、凝练、发展成全新的舞蹈语汇。对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奔月》有独到之处。如大家很感兴趣的第四场中描写后羿痛苦狂饮后的“醉舞”,整个舞台上布景动摇,天旋地转,舞蹈音乐和舞蹈动作极慢,犹如电影的慢镜头。《奔月》也采用了外来形式、手法。例如第一场表现群众在烈日下饥渴难忍的状态,造型上似略有外国雕塑的痕迹。但我们并不感到别扭。因为剧作的背景是原始社会,民族和民族传统文化尚未形成,“外来”和“民族”之间的界线并不如后世那样泾渭分明。(摘自《舞蹈》198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