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萨哈林州(俄语: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英语:Province of Sakhalin)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库页岛(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从日本吞并的南千岛群岛)。总面积87,100平方公里,人口546,695人(2002年),首府是南萨哈林斯克。
地理概述位置
萨哈林州位于俄罗斯的最东方,是俄罗斯联邦唯一的一个坐落于59个岛屿之上的行政区。萨哈林州濒临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其西隔鞑靼海峡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望,南与日本隔海相望。
领土

萨哈林州领土面积为8.71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联邦领土总面积的0.51%。
气候
库页岛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六个月,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19°C 至-24°C 之间,北方地区气温最低可到-40°C。若干港口长期冰封。北部封冻达八个月之久。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
千岛群岛属于海洋性气候,该海域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之地,因此成为太平洋上有名的“雾海”。 夏季短暂且湿度偏高因此凉爽多雾,冬季时间长且严寒无比常有暴风雪,而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且东岸比西岸冷。全年降雨量760-1000毫米。
地形
库页岛北部地势较低,中南部多山。西萨哈林山脉(最高点奥诺尔山1330米)和东萨哈林山脉(最高点洛帕京山1609米)横穿库页岛沿岸,把特米-波罗奈斯克平原和苏斯奈斯克平原分开。
千岛群岛大部分是山地(最高点阿莱德山2339米),群岛上约有160个火山,其中40个是活火山,一个高震区。
自然资源
萨哈林州境内较大的内河有:波罗奈河(350公里),特米河(330公里),维阿赫图河和柳托加河(各为130公里)。岛上有俄罗斯联邦境内最大的瀑布伊里亚-穆罗梅茨瀑布,瀑高为141米。此外,该州境内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地。

萨哈林州境内的森林为稀疏的落叶林,有萨哈林冷杉、鱼鳞松、阔叶藤本松。高山上有石桦灌木丛和偃松。
历史库页岛历史
库页岛的名称来自于满语“sahaliyan ula angga hada”(黑江嘴顶),俄文音译为 “Сахали́н”(萨哈林),皆是满语“黑”的意思。库页岛在明朝时称作苦兀,清朝时称当地土著为“苦夷”,后来音变为库页岛。在爱努语中,该岛称为“kamuy kar put ya mosir”,该名称的含义为“神在河口创造的岛”,而日语“桦太”的名称则源自“kar put”的对应的汉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
640年,“流鬼”(库页岛的爱努族)向唐朝入贡。
10世纪,库页岛在金朝的管辖之下。
1264年,蒙元派3000大军攻占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虾夷人向元朝朝贡。
1284年,“骨嵬”反元。
1295年,日本的日持上人前往当地传教,建立日莲宗据点。
1297年,以日本津轻地方为根据地的虾夷管领安东氏率领“骨嵬”向黑龙江流域侵攻。
1308年,“骨嵬”向元朝伏降,并每年纳贡。
1368年,元朝灭亡,失去对库页岛的控制。
1411年,明朝征服苦兀,并设立了羁縻卫所,隶属奴尔干都司。
1593年,丰臣秀吉派松前庆广占领虾夷地全域,包括库页岛。
1616年,根据魏源所著《圣武记》记载,此年后金曾派兵四百到岛上巡边,因无力威胁而撤回。
1644年,江户幕府的松前藩提出为全国国土绘制地图,是为《正保御国绘图》。本图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主的地方纳入日本领土。
17世纪中叶,沙俄派哥萨克兵在黑龙江流域骚扰,包括库页岛。
1679年,来自松前藩穴阵屋的久春古丹在库页岛设立城镇大泊町。日本人开始在库页岛开拓渔场。
1689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当中规定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现在中国方面的认知是将库页岛包括在内。
1709年,康熙皇帝派遣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耶稣会士得知有一大岛,翌年第二支由满人组成的测量队成功地横渡鞑靼海峡到达了库页岛。
俄国由于清政府在库页岛上没有正式驻军,派遣远征队(由士兵和囚犯组成)袭击库页岛北端,杀散赫哲族居民,修起营舍并开采煤矿。
1789年,沙俄占领库页岛南部,把赫哲人逼回大陆,并在母子泊地方修起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
1790年,松前藩派遣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到岛上窥探,并在库页岛南端的白主设置市集。另一方面,日本派人与沙俄讨论瓜分该岛。
1799年,库页岛南部与虾夷地成为了幕府的直辖地,从此库页岛完全失去独立自主的地位。
1807年,库页岛南部再度成为江户幕府的直辖地。沙俄海军士官于择捉岛及留多加发动袭击。
1808年,江户幕府相继派遣最上德内、松田传十郎、间宫林藏到库页岛。松田传十郎在桦太最西端(北纬52度)建立“大日本国国境”标柱。
1809年,间宫林藏发现桦太为一个岛,正式定名为“北虾夷”。
1821年,桦太成为松前藩领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走向衰落。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后,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与沙俄。
1853年,沙俄在库页岛北端升俄国国旗,宣布占有该地。
1859年,沙俄东部总督姆拉维约夫率7艘军舰抵达日本品川,提出库页岛整体为俄国所有,江户幕府予以拒绝。
1867年,沙俄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背景,逼迫江户幕府签订了《桦太反规则》。首次正式确定为日俄两国共同管理地,但是两国居民杂居,纷争不断。
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列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不再宣示对库页岛的权利。日本宣布完全放弃本岛的领有权,全岛归由沙俄管治。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军全面占领库页岛。
1905年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俄国需割让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领土与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
1907年3月15日,桦太民政署升格成为桦太厅。
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
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时,再次向西伯利亚出兵,并占领本岛北部,直到1925年撤兵。
1929年,在日本拓务省指示下,库页岛编入“桦太厅”。
1942年11月1日,日本拓务省与其他省厅因为一元化计划而合并成为大东亚省。桦太厅改为隶属于内务省之下。
1945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进攻库页岛,并于8月28日全面控制该岛。
1946年2月2日,苏联发表宣言,声明他们占有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 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建立南萨哈林州。
1947年1月2日,苏联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并改由联邦直接管辖。
1951年9月8日,日本发表宣言,宣布全面放弃库页岛的领有权。
千岛群岛历史
阿伊努人为当地原住民。
1646年,荷兰航海家德弗里斯发现了千岛群岛。
18至19世纪,俄日两国分别在千岛群岛进行开发。
1855年,俄日双方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规定得抚岛以南的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
1875年,日本以库页岛的代价取得整个千岛群岛。
1945年,苏联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占领整个千岛群岛,但日本仍声称南千岛群岛为其所有。
行政区划及主要城市行政区划

萨哈林州的行政单位划分为17个区、9个州属城市、10个区属城市、34个城镇、66个行政农庄。
首府
萨哈林州首府是南萨哈林斯克(俄语: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名字的意思是南萨哈林的城市。南萨哈林斯克到莫斯科的距离为10417公里。
其他城市
萨哈林州其它州属市有:亚历山德罗夫斯克-萨哈林斯克,建于1926年;多林斯克,建于1946年;科尔萨科夫,建于1946年;涅韦尔斯克,建于1946年;奥哈,建于1938年;波罗奈斯克,建于1946年;乌格列戈尔斯克,建于1946年。
主要城市有:南萨哈林斯克、霍尔姆斯克、科尔萨科夫、奥哈。
人口及民族萨哈林州共有人口546,695人(2002年),基本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仅占14%。

萨哈林州共有约100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84.3%,朝鲜族占5.4%,乌克兰族占4.0% ,塔塔尔族占1.25%、白俄罗斯族占1.0%,其他族群占4.05%,包括鞑靼族、楚瓦什族、日本族、阿伊努族等。土著居民所占比例极小,代表有尼夫赫人(0.3%)、鄂罗奇人(0.03%)和埃文人(0.03%)。
经济萨哈林州属于远东经济区成员。该州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被称为“三头大鲸”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海洋捕捞业和煤炭工业。其他部门为木材、木材加工业及纸浆业,轻工业,食品业,船舶维修业,建材生产业以及电力工业。主要工业中心有南萨哈林斯克、霍尔姆斯克、奥哈、涅夫捷戈尔斯克和诺格利基。
萨哈林州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唯一出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该州拥有完善的石油工业,从钻井开采到向用户供应汽油、燃油和煤气,并且有能力进行石油加工,生产石油产品。
萨哈林州每年开采约250万吨煤。煤在萨哈林州所占燃料份额至今仍达60%,煤炭工业是萨哈林州动力生产所需燃料的主要来源。
森林工业体系在州经济结构中占有显著地位。依靠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和纸浆、纸张制造业构成了许多城镇的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林木行业的发展方向是致力于扩大亚太地区国家的原木与锯材出口。
萨哈林州渔业体系在远东地区以及整个俄罗斯渔业工业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里出产的鱼产品占远东地区渔业产品的23%,俄罗斯总产量的11%。该州渔业企业已经与日本、朝鲜、韩国、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合资企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
由于缺少可开垦土地,且气候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萨哈林州农业只具备区域性质。尽管如此,岛上的农业生产完全可以满足居民基本食品的需求。萨哈林州自身出产土豆、蔬菜、肉类及奶类制品,并且利用价格低廉的鱼类饲料进行牲畜喂养,毛皮加工业和兽类养殖业也有所发展。
开展国际合作是促进萨哈林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萨哈林州最踊跃的投资国是美国,其次为日本。萨哈林州引进石油和煤气工艺技术,主要进口建筑材料、重型机械和食品。主要出口石油、鱼类和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