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版权信息

书 名: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

作者:应奇 刘训练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807627852

开本: 16

定价: 26.00 元

内容简介《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文选(卷2)》以当代政治哲学中最具争议的政治概念为线索,从中文世界享有盛誉的《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中选取十余篇文章,组成一个专集。其中既有对于若干基本政治概念的系统而不乏原创性的探讨,又有对于罗尔斯政治哲学这一当代显学中涉及的根本问题以及引发的争论的见解,还有对于政治概念的历史演化以及自由主义内外对于政治概念的不同看法的呈现。《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文选(卷2)》除了能够使读者对台湾地区政治哲学学者所主要关心的问题及其研究水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手此一编,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脉络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作者简介应奇,1967年生,浙江诸暨人,现为浙江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社群主义》(台北:扬智,1999年)、《概念图式与形而上学》(上海:学林,2000年)和《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另有个人译著多种,并支持和与人共同主持多项编译计划。

张培伦,台湾大学哲学博士、台湾佛光大学专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主要著作包括:《秦力克论自由主义与多元文化论》(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5年)、《马基维利》(译著,PatrickCurry著,台北:立绪文化,1997年)、(《思想与言论自由——弥尔(论自由>第一、二章译注》(合译,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3年),另有论文和专书章节若干。

目录西方“政治”概念之分析

一、概念分析的意旨

二、政治概念的古代与现代意义

三、当代理论家的“政治”概念

四、“政治”概念的几个关键问题

五、初步界定与后续问题

利维坦与政治神学:一个现代性的批判

一、引言:“历史终结”的微言大义

二、现代性与政治神学

三、利维坦之政治神学

四、上帝或国家?

再思现代宪政主义之源起——在殖民地主义场境下的洛克自由宪政思想

一、前言

二、文明、公善、前政治状态及政治社会

三、政治社会的发展与印第安人君皇

四、混合文明社会与殖民地的完政

五、结论

宪政主义与民主的冲突:美国政治思想的一个侧面

一、宪政/民主

二、杰斐逊与麦迪逊之争

三、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

四、桑德尔的新杰斐逊主义

五、罗尔斯的新麦迪逊主义

六、结论

卡尔·施密特之宪法概念析论

一、问题基点与研究主题

二、基础概念的建构

三、四种层面之宪法概念的辩证

四、两种宪法内涵的冲突:市民法治国宪法VS

政治性宪法

五、两种法律概念析辨:法治国的法律概念VS

政治的法律概念

六、结语

国家的灵魂:论施密特的主权概念

一、前言

二、主权概念的基本问题

三、政治与国家

四、主权问题作为法形式与决断的问题

五、主权概念的社会学

六、绝对意义下的宪法

多元分歧与正当性:对Habermas程序主义法理论之检证

编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