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男,教授,无线电物理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IEEE会员,美国纽约科学研究院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波传播委员会委员。1993年硕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并于同年留校任教工作至今。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两年,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在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磁波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从事复杂背景的电磁散射合作研究。由于在科研教学上的突出贡献,1998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校内特聘教授,无线电物理部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在项目中负责总体及理论、实验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法科技合作项目,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励计划,国防科技预研基金项目和军事电子预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负责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预研、军事电子预研项目共13项,多项成果完成后被评审为优。1995年还赴法鲁昂大学系统与过程能量实验室访问学习,参加了中法科技合作项目《多相流中非球形粒子的测量》,扩展了多层球电磁的计算范围,获得的成果受到了法方的一致好评。近年来在复杂结构的电磁散射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有关分形结构散射方法和目标环境散射特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同行专家均有较高的评价。2000年获得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和第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2003年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全国100名),近期又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所发表的50多篇论文受三大检索并被英国、德国、波兰、沙特等国学者索要论文和程序。近年来有关目标和分形结构的电磁散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陕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该同志同时承担了大学物理及和计算物理学有关的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出版教材两部,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和随机介质中电磁波(光波)的散射和传播特性;目标与环境的电磁散射与光散射特性;分形电动力学和非线性算法应用及电磁成像

郭立新 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立新

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并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糖尿病及代谢中心访问学习,俄罗斯莫斯科中央医院访问学习。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糖尿病学会委员兼学术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保健养生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多种专业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特约审稿人;《糖尿病之友杂志》、《糖尿病大世界杂志》、《糖尿病教育家杂志》、《医学参考报》等教育科普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国家基本药物评审委员、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委员、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首都发展基金项目评审委员、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委员、北京市医疗保险药品评审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继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与干预,老年糖尿病诊断与治疗。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十一.五”攻关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央保健委员会课题、北京市科委重点科研课题、卫生部北京医院院内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主编内分泌专著二部、参编六部,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