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伯温 (1487—1544) 字汝厉(一作汝厉)吉水人。正德进士。曾官兵部尚书。授绍兴府推宫。升御史,巡按福建、河南。
嘉靖初,调任大理寺丞,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升左副都御史。
嘉靖十五年冬,以安南久失朝贡,礼部尚书夏言不当遣使,请出兵讨伐。遂起用伯温为右都御史,治兵出发。次年五月,刚遇上安南世孙黎宁遣使控诉莫登庸弑逆,请出兵为其复仇。帝疑其不实,命缓出兵,着两广、云南守臣查明具报,命伯温协理院事。是年冬,升工部尚书。
嘉靖十七年春,黔国公沐朝辅等以登庸降表至,请求宽恕他的罪恶并允许他入贡。先是廷议以登庸狡黠多变,屡为边患,不可许。乃改伯温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统领大军,整装待命,讨伐安南。又以廷议无成策,师复止,命伯温仍协理院事。
嘉靖十八年诏伯温总督、大、山西军务,边防得以加强。有功,加太子少保。七月,伯温奉旨南征。受命征讨安南,进驻南宁公布檄文,谕以恩威利害,安南莫登庸纳图籍降服。受命年余,不发一矢而事定。
嘉靖十九年秋,伯温进驻南宁。对安南发出强大的政治攻势,大力宣扬大明是为惩治登庸杀君之罪和帮助安南恢复秩序而出兵的,罪只登庸父子。如果谁把郡县来投降,就封谁为那个郡县的长官。登庸惧,派使臣捧降表至。伯温统大军一年多,不发一矢,而安南诚心臣服。二十一年正月还朝,复理院事。十月伯温迁兵部尚书,伯温整顿兵部宿营,革新戎政,帝称善。
二十三年秋因守军获罪被削籍,杖八十,疽发于背而死。穆宗立复伯温官,赐恤。启初追谥“襄懋”。有《毛襄懋集》、《东塘诗集》。
明世祖为他写了一首饯行诗:《送毛伯温》
全文:
送毛伯温明世宗(嘉靖)
大将生来胆气豪 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 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 朕与先生解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