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尧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尧村山西省芮城县杜庄乡东尧村位于中条山南坡脚下黄河岸边,全村有4个自然村,640口人,2000亩耕地分散在三岭两沟一面坡上,这里一方面由于地下水源奇缺,自然条件差;另一方面由于降水集中,易形成山洪直接注入黄河。“天旱无水,有雨成灾”的现象长期困扰着该村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东尧村群众利用村后九峰山上形成的独特流域面和几十眼山泉水,多方筹资46万元,打水窑,铺管道,搞节水,大力发展集水灌溉,使全村半数以上的山坡旱地变成了水浇地,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在大搞集水灌溉的过程中,他们坚持三步走:第一步是修渠引水。共修建防渗渠道1900米,埋设引水管道1500米,把山上的泉水、雨水引到山下。第二步是开挖土窑。村里在防渗渠道末端建起了一座容积为3000立方米的大水窑,各家各户分别在自家地头的土崖上建起了小水窑,全部蓄满后可容水5万立方米。第三步是铺管搞节水。在大水窑上接了8条总长2万米的主管道,与小水窑相通,在每个小窑上也接上管道,一头送往田间搞微灌,一头通往农户供饮用。这种水窑模式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不占耕地,水窑就崖而建,顺岸连片。二是不用电,浇地时具有自流条件。三是集水面积大,多元集水,水源包括雨水和常年不断流的小泉水,较旱井集水量大。四是投资少,操作方便,把一座水窑投资分摊到保浇地上,亩均投资300元,可谓一次投资,多年受益。今年,该村经过微灌的果树,产量和品质都大为提高,大旱之年苹果亩均增产100公斤,小麦亩均增产15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