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适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个人履历

星座:水瓶座

体重:60公斤

持拍手:右手

打法特点:拉吊突击

爱好:美食、看碟

性格:外向

取得成绩2007年第六届城运团体冠军

2007年世青赛团体冠军

2009年马来西亚黄金大奖赛女单冠军

2009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女单冠军

第11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冠军成员

第11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女子单打亚军

2009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四强

2009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冠军队成员

2010年VICTOR韩国羽毛球超级赛女单冠军

2010年国际羽联超级赛瑞士站女单冠军

2010年第23届尤伯杯亚军成员

成就及荣誉2009年马来西亚黄金大奖赛女单决赛,年仅19岁的小将王适娴[1]激战三局战胜24岁的汪鑫,首次获得羽联巡回赛冠军。虽然这个荣誉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王适娴还是展现出很大的潜力,未来绝对有进入国家一队的机会。

职业历程8岁那年,王适娴走进了苏州市业余体校的大门,拿起此后一直陪伴着她的羽毛球拍。 为了减肥,小王适娴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没有了业余时间,每天放学后再也不能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从17点到20点是固定不变的羽毛球时段。

起初的新鲜劲过去之后,她更深刻体会到单调、疲劳的滋味;更要命的是,为了练球,她不得不把从小留的一头长头剪去了。 “呵呵,我从小就挺臭美的。”现在回忆起来,王适娴可以谈笑自若,但8岁时的她,为了剪短头发这件事,整整哭了一个礼拜!哭着闹着,王适娴还是坚持了下来,11岁的时候,她告诉自己:要当一名世界冠军!“娇”字惹的祸练了羽毛球的王适娴完成了自己的初衷,不再被别人称作“胖小孩”了,但却成了“娇姑娘”。“娇”字蕴含了王适娴的美丽,可是当她把努力的目标转换为成为世界冠军时,“娇”字也带来了特有的麻烦。

国家队二队女单组主教练杨代明玩笑中评价弟子“太娇气”,不过王适娴并不反对教练的说法,“其实还真是。”“刚离开家进专业队的时候,天天要哭鼻子。现在不哭了,可适应能力依旧不行。”王适娴毫不讳言对于饮食之挑剔,她秉承了苏州人喜爱吃甜食的传统,不仅拒绝辛辣,还对海鲜避而远之,“我也不能碰葱和蒜之类的东西,总感觉吃了它们嘴巴会很臭。” “娇”字反映到打球上,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优雅中缺少坚韧。王适娴也意识到了这点:“去年打国际比赛的最大感受,是发现自己意志品质上的不足。一碰到日本、韩国那些非常能磨的对手,我就容易急躁,拼不出去。”期待在世青赛起步现在已经成为“希望之星”的王适娴,7年来的羽毛球道路其实并不平坦。11岁进入专业队之后,她曾因无法入选江苏省体工队而只好就读于上海体院附属竞技学校。不过,当年的江苏省省运会改变了王适娴的命运,拿到乙组女单冠军的她被招回省队,此后,一年一个台阶,2005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6年跻身国家队二队。

2007年对于王适娴意义非凡。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亚洲青年锦标赛,见证了她的国际赛事“处女秀”。随后,她又与队友一起捧回了世青赛的团体冠军奖杯。略显遗憾的是,在两项赛事的女单争夺战中,王适娴都止步于4强门外。亚青赛上她输给跳水女皇伏明霞的妹妹伏明天,世青赛中又不敌韩国选手裴软姝。

成长经历

2010韩国赛女单冠军

19岁的王适娴,从进入省队到被选入国家队只用了6年时间,不过此前两次参加世青赛都没有取得太突出的成绩,这也令她一直以来只能在国家二队徘徊,很难代表中国队出战高级别的超级赛,世锦赛这样的大赛也自然没有机会出战。本次比赛国羽的一线主力几乎全部缺席,这也给了王适娴证明自己的机会。长期无法参加国际赛事,王适娴的世界排名很低,不得不从资格赛打起。连胜两场后,王适娴打入正赛,首轮击败日本名将广濑荣理子后,第二轮对阵师姐朱琳后者因伤退赛。1/4决赛拿下新加坡赛曾经爆冷击败卢兰的伏明天,半决赛面对皮红艳再次直落两局获胜,决赛前的六场比赛以未失一局的佳绩闯进决赛。

跻身决赛后,王适娴坦言很有意义,自己会尽力争取进入一队的机会。冠军争夺战对阵24岁的汪鑫,王适娴先取一局后虽然第二局被对手后来居上扳回一局,但决胜局还是发挥出自身水平,击败队友获得个人第一个巡回赛冠军。尽管只是一项不起眼的二级赛事的冠军,但对王适娴来说也异常重要,势必会增强她的自信心,也为早日争取实现进入一队的目标增添砝码。

王适娴将转战菲律宾,出战赛事级别与马来西亚站相仿的菲律宾大奖赛,女单中国香港名将周蜜和王晨被列为赛会前两号种子,中国队参赛的一线队员只有蒋燕皎,对王适娴而言这将是进一步证明其实力的最好机会,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王适娴的名字就会出现在中国羽毛球一队中,获得参加超级赛等高级别比赛的资格。

当李永波总结本届中国大师赛中国队的表现时,他特别提到了年轻队员,尤其是王适娴夺取女单冠军。李永波将此成为“本次比赛最大冷门”,甚至让王适娴进入了争夺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行列。

在女单比赛中,王适娴从资格赛打起,最后三场接连战胜王仪涵、卢兰和王琳三名女单一队主力选手,这个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同时也是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意料之外的。“这次比赛因为世界排名第32到64的选手不够多,我们有很多年轻队员能不上来,造就了新的冠军。”

实际上,李永波提到的“新的冠军”,几乎就是说女单冠军得主王适娴。“王适娴从预赛开始到冠军,是本次比赛最大冷门。”这个冠军不仅仅是超级赛的冠军头衔,因为本届赛事的女单项目集中了世界最优秀的选手参赛,冠军含金量十足,能够从中突围而出,王适娴为自己在国家队赢得了一席之地,李永波甚至称她已经进入竞争2012年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行列。“王适娴是年轻队员的代表,女单备战12年奥运会,增加竞争人物。”

说到王适娴这名媒体并不算熟悉的选手,李永波介绍得很仔细。“这个队员跟其他队员不太一样,像卢兰、王仪涵、王琳,基本上属于一种打法,她们都是进攻型的。但是王适娴不是,打法完全是另一种,是攻守兼备的。”之所以能够在本届比赛连胜三名世界,李永波最赞赏的就是她的临场应变能力,“她头脑很聪明,打球很有灵性。尽管年龄不大,但是在比赛中对于比赛的判断、对手球路的摸索,以及在应急能力上都很好。面对几个师姐,她能找出不同的办法破解。”李永波表示,赢得比赛实力是一方面,应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能够持续爆冷的原因所在。

目前,王适娴仍在国家队二队,但进入一队原本就是计划之中的事情。“王适娴是90年的选手,在年龄方面是在二队,本来就是要进一队的。就是不打冠军,也是会进一队。拿了冠军,不仅是进一队,而是跟一队选手竞争奥运资格。”李永波表示,王适娴的出色表现是本次大赛的中国队的一大收获。

年仅19岁的中国小将王适娴20日在常州羽毛球大师赛上爆出大冷门,首次参加大师赛的她以2:1力克队友王琳,获得女单冠军,中国“小花”集团中又多了一名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

王晨、王仪涵、卢兰、王琳,连胜四位世界排名前十的女单选手,令王适娴的首个超级赛冠军含金量十足。1990年出生的王适娴说:“我年龄小一点,心态要好一些,反正就是去拼她们。”在这次的大师赛上,王适娴可谓拼劲十足,除中国香港名将王晨外,王仪涵、卢兰和王琳都是中国女单目前的主力选手。

在20日的决赛中,首局王适娴就先声夺人,21:14胜出,随后王琳以相同的比分扳平比分,在决胜局中,王适娴毫无怯意,临场表现丝毫不像一名初次参加超级赛的新人。21:14,世界排名仅64位的王适娴在超级赛场初次亮相就夺得了冠军。

实际上,20岁的王琳、21岁的王仪涵和22岁的卢兰并不比王适娴在年龄上大多少,已经成为国家队主力的她们都被认为是中国女单最有希望的“小花”。如今,年龄更小的王适娴向“小花”们发起了冲击。而三位国手在落败后也都坦言,大家实力相近,事先就考虑过“内战”的艰苦。这一语道破中国女单后备实力之强。

2009年是王适娴的“爆发年”,2006年就进入国家二队的她,终于在今年的马来西亚大奖赛上拿下自己的首个个人冠军。直到这次比赛夺冠,王适娴仍然认为马来西亚那次比赛是自己发挥最好的一次,“上次的整个状态比较好,打的大多是外国选手,这次主要是和高手打比较多,但基本都是内战,这种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目前,王适娴还不是国家一队的队员,“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进国家一队。”王适娴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当被问及是否会成为“小花”一员时,王适娴笑着说:“我当然希望能成为其中一员,但我现在和她们比还是有差距。这次比赛前,我前段时间训练比较系统,状态保持得不错,再加上一些运气,以及拼对手的想法,才能取得这次冠军。”

在中国军团包揽了四个单项决赛权的中国大师赛决赛日,中国女单90后小花王适娴为欠缺悬念的比赛带来了惊喜,她一路战胜了王仪涵、卢兰、王琳三位国羽女单的顶梁柱,最终一黑到底夺冠。而唯一在中外选手之间进行的男单决赛,林丹也以2比0轻取泰国一哥波萨那,为中国军团揽下第五金。

“这是继全英公开赛和苏杯以来的第三次胜利。”总教练李永波在赛后总结本次大师赛时说。中国队在此次比赛中最大的收获无疑是90后小花王适娴的崛起,她在昨天与师姐王琳的女单决赛中打得聪明主动,最终以2比1胜出,摘下她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超级赛冠军“这次比赛由于特殊的原因,世界排名32至64位的球员不多,这给很多中国的年轻队员参加大师赛的机会。特别是王适娴一路打上来,爆出了本届大师赛最大的冷门,也为中国女单的新兴力量增加了新的人物,这是收获之一。”李永波点评说。

而战胜了波萨那的林丹也由此夺得其个人的第9座超级赛冠军奖杯,凭借着这个冠军,林丹超级系列赛夺冠总数已超过李宗伟。尽管并不在最佳状态,但林丹在本次大师赛的夺冠道路上都一直表现轻松。

在双打赛场的三场中国内战决赛中,男双和混双的两对年轻组合郭振东/徐晨和陶嘉明/王晓理则都因为对手的弃赛不战而胜,女双桂冠则被奥运金牌组合杜婧/于洋夺得。

一战成名,王适娴三级跳

在明示将在全运会后退役之时,谢杏芳曾表示此番可以下定决心退役,是由于“队中的小花已经成熟起来”。话音刚落,中国女单众将就在大师赛上为谢杏芳的话提供实证,除了王琳、卢兰等小花代表担起了大旗外,本次比赛还涌现出了王适娴这样的90后新生力量。

在1/4决赛战胜王仪涵之后,王适娴还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直到连续将今年世锦赛冠军卢兰和四强选手王琳挑落马,人们才迫切地感受到中国女单90后的后浪扑了上来。王适娴的夺冠对于缺乏悬念的中国大师赛决赛日来说是个亮点,在女单决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第一次参加发布会的小姑娘被记者们要求先进行一个自我介绍。

“我是靠跑动、拉吊突击型的选手,自己进攻不是很凶猛,需要在技术上再加强,这样可以弥补和限制住对方的进攻。”稍显稚嫩的王适娴说话谦虚而小心翼翼,她表示能够连续战胜三名师姐,拼的心态很重要。倒是在另一边厢,总教练李永波谈起这名后起之秀滔滔不绝,“王适娴跟其他队员不太一样,卢兰、王琳、王仪涵她们属于进攻型的打法,得分手段比较直接,但王适娴的打法是另一种的,是攻守兼备的。”

身高只有1.68米的王适娴身体条件不如几位成名的师姐,力量也不够,爱哭鼻子、饮食挑剔的她在国家队里还有“娇小姐”的别号,但她的特长则是跑动和防守能力强。李永波认为,王适娴能够连胜几名师姐,重点在于她的临场应变能力,“她头脑很聪明,打球很有灵性,尽管年龄不大,但是在比赛中对于比赛的判断、对手球路的摸索,以及在应急能力上都很好。面对几个师姐,她能找出不同的办法破解。”李永波表示,赢得比赛实力是一方面,应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能够持续爆冷的原因所在。

尽管因年龄原因仍属于国家二队,但李永波透露,王适娴进入一队也是计划中的事情,而一个大师赛冠军也让王适娴地位实现三级跳,“就算她这次不拿大师赛女单冠军也肯定会进入一队的,不过从现在来看就不仅是她进入一队的问题,而是跟一队的队员竞争,争取伦敦奥运会名额的问题了。”李永波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