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横沥镇长沙村该村原属广州市番禺区,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南沙区,长沙村所在的横沥镇划归南沙区管辖。长沙村位于南沙区西部,横沥镇义沙岛东部,地处上下横沥水道之间,东临蕉门水道。东望南沙区委,南接万顷沙镇。这里交通发达便利,京珠公路,番中公路和番禺西线七号公路凌空飞架,京珠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出入口,是广深珠连接港澳的交通中心。全村有长沙、新南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据官方资料显示[1],有住户506户,常住人口2074人,外来人口295人。 全村处于珠江入海口河网段,系围海造田和冲积而成。

这里三面环海,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暖湿,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全村以农业为主,有耕地面积2792亩,其中水稻254亩、鱼塘734亩、常年蔬菜1719亩以及水果种植85亩。近年来,村里下大力气改善村的环境,投入1538万元对基础设施改造,其中建排灌站3座,建水闸4座,修筑水利堤围5公里,铺砌村级公路1公里,环村水泥路5公里,机耕路14公里等。[1]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大门镇长沙村该村位于大门镇集镇西首,靠山面海,环岛公路贯穿村境,地理区域优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村庄改造变迁以公路沿线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楔点,形成村民集中群居的整体格局。全村总土地面积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9亩,山林676亩。截止2007年10月,全村总人口648人,175户,辖4个自然村,总劳力265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202人,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外出务工等二、三产业。该村域内拥有大门镇羊栖菜生产的龙头企业县裕康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牛奶制品饮料的县康龙食品有限公司等股份制企业,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1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3631元,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全村党员共17人,基层配套组织机构健全、密切、精诚团结。

2006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列入全县重点村庄整治村之一,得到了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逐步推进,面对村集体资金紧缺的困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性,协调配合,通过村庄整治一系列工作,依照该村的区位特点共投入资金40余万元,挖掘下水道680米,并铺设管道统一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建设彩砖人行道770m2,路面砌石条450m,硬化民宅院坦、巷弄1500m2,美化村容村貌,拓宽来往人行通道,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定点归位,安排专人负责日产日清,建立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和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确保村容环境卫生。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建成村境公路边沿休闲广场和民房门前花坛二十余处。积极推进河道综合治理,修筑完成490m河道堤坝,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利环境。在开展各项公益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家庭美化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卫生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相结合,达到家庭卫生整治、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和谐氛围。健全治保、调解、治安联防等群众性组织,及时发现调处矛盾纠纷,杜绝群众上访、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发生。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由老人协会牵头多方筹资建造老人活动场所红云观一座,组建一支女子铜鼓队,龙灯文艺宣传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形成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勤俭敬业的良好道德风尚。[2]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车板镇长沙村该村位于美丽的北部湾,背靠高山面临大海。截止2007年9月,全村人口380人,村民主要以耕海为生,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该村先后投入资金13.5万元,2568个劳动日,拆迁村中乱搭建的猪栏和阻碍村中主干道建设的老房屋,村中主干道及环村公路全部硬底化;集资了15.5万元打深水井一口,并建好容水55立方米的水塔一座,村民全部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此外,村中还依托后山有利的自然环境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休闲小公园及戏台;并在村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一大批。

长沙村自然环境优雅,村风淳朴。村民争做文明人,抛弃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制订了《卫生公约》、《村民自我管理公约》、《村民行为规范》、《村民的责任与义务》等各种村规民约,从而令到村民遵纪守法、文明共处,使村庄变成村民生产生活的乐园。[3]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桧溪镇长沙村村情概况

民居

该村隶属于永胜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桧溪镇东南边,是永胜村委会所在地,距离桧溪镇15公里,是永胜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0.3平方公里,海拔103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79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40亩(其中:田135亩,地105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3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60亩。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49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9户通电,有1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26.5%和73.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6户(分别占总数的81.6%和73.4%)。

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 码头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4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5亩,有效灌溉率为43.7%。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36%(其中,出栏肉猪81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3.6%;第二、三产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12.61%;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占劳动力的11.76%),在省内务工11人,到省外务工4人。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49户,共乡村人口228人,其中男性128人,女性100人。其中农业人口228人,劳动力153人。该村以汉族228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8人 ,参合率60.5%;享受低保5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永胜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桧溪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14人,其中小学生201人,中学生13人。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土地增支补贴。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4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4]

浙江省象山县涂茨镇长沙村涂茨镇长沙村依山傍海,海岸线绵长,位于象山县东北部,这里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是休闲玩耍的好去处,境内有崖滩长廊,百里黄沙等等自然景观,村庄区域面积38.102平方千米,有土地36亩,林地1064亩,海涂630亩;村庄总人口236人,总户数76户,主要依托养殖业和捕捞业。07年度村集体收入20万元,人平均收入15000元,居全市第一,多次被市、县、镇评为基层先进党组织。[5]

特色产品

贻贝

贻贝属海洋贝壳软体动物,壳很厚,三角形,黑褐色。一般生活在浅海岩石上。也叫壳菜或淡菜。其肉肥、嫩,味鲜美,是待客酌酒的佳肴之一。

泥螺

泥螺,又称吐铁,呈螺圆形,壳薄而脆,沿海泥涂均产,以南田涂、水湖涂最盛,质佳。

辣螺

辣螺是长沙海滩常见的一种螺。

马蹄螺

马蹄螺是长沙常见的一种海螺,主要分布在长沙海边的岩石缝里。

梭子蟹

梭子蟹,学名“蝤蛑”,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