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七级东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村庄由来明永乐时(1403-1424)孙、曹、贺、袁四姓迁来此地。据称因村后有七级浮屠而得名七级,后与东七级区别改名为西七级,后又分为东西两村,东部为西七级东村。

政区人口即墨市七级镇辖村。位于七级镇政府驻地西北部3.5公里处,流浩河南岸,东接赵移路,南接郭城路,总面积3300余亩,其中耕地3000余亩,2005年有村民540户,人口1763人。

经济状况村庄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种植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小甜瓜、大葱、大白菜、大头菜、土豆,粮食比例为5:1。引进青岛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占地400亩,主要种植美国红枫,彩叶林等绿化苗木。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37万元,人均收入5052元。

优势产业村庄以刺绣加工生产为主,初步形成规模,截止到2005年,从事该项加工的360户,年户均收入3000元,刺绣加工大户6户均收入8万元。从事塑钢、铝合金加工7户,年均收入3万元,从事运输业6户,有运输车辆28部,年均收入10万元,有印刷厂1处锻造加工厂1处;村庄规划养殖小区一处,养鸡户2户,存栏1万只,年收入户均3万元;养猪户12户,户均1万元。

社会事业1997年到2005年,村委共投入60万元用于村庄建设,修街道9条,路面平坦,两边浆切了排水沟,主要街道实现了绿化。水资源非常丰富,有机井6口,小水库2处,引流浩河水的大沟长2600余米,全村90%的土地达到了水浇及排水涝条件;村民户户吃上来自来水,村有集贸市场1处,幼儿园1所,街道上设立了垃圾池,成立了专门保洁队伍,有彩电的户达100%,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达50%以上,电话已基本普及,全村有联合收割机6台,中、小型拖拉机、三轮车达60%以上,喷误机械达80%以上。2002年被评为即墨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即墨市级先进党支部,认真做好医疗保险工作,医保参保率达100%,总投资额达5万余元[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