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语音:bái sè kǒng bù

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

白色恐怖,指由体制方所发动的恐怖活动。在目前的中文语境中,它往往被用来指中国国民党的蒋介石政权执政期间曾经实行的恐怖统治;在美国,它则用来指麦卡锡时代的反共恐慌。

【“白色恐怖”概念的来源 】

1870年,由于普法战争的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1870年)的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宣布成立。然而,新政府不但对抵御普鲁士军队的入侵采取消极态度,而且还相继镇压了巴黎人民1870年10月31日和1871年1月22日的两次起义

1871年3月28日,身为“工人阶级实质上政府”的“巴黎公社”正式成立,政府军竟然在普鲁士军队的帮助下,对公社成员发动攻击。公社成员也群起反抗。因为一时找不到代表公社的旗帜,公社里的一名女工于是从自己身上的红裙,撕下一块红布,作为公社的标志。从此以后,红色便引用为一切进步热情、反抗不义的阶级解放之符号。与此相对,代表反动、保守的势力,便是“白色”,而由其发动的一切恐怖镇压行动,就是所谓“白色恐怖”。

【民国时期的“白色恐怖”】

自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以“清党”为由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的时间被中国共产党以及现今中国主流媒体称为白色恐怖时期。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巩固自身地位,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主张民主的人士进行政治迫害。

部分案例

1927年 - 1937年以及1946年 - 1949年的两次国共内战。

1931年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被处决。

1936年中期的“七君子事件”。

1946年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被当局暗杀的“李闻惨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