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铲关村,隶属于山东省胶南市王台镇,位于王台镇驻地东北处7.7公里,洋河南岸,地处平原,东临胶州湾,是王台镇最东北的一个自然村,与胶州市只有一河之隔。
铲尖村地理位置海产品之乡铲关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环境非常优美,洋河从村北蜿蜓而过,村东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从铲尖村往东大约3公里到胶州湾,胶州湾盛产鱼虾、蛤蜊等海产品。在胶州湾边铲尖村村民在这里办的海产品养殖场,其中有著名的中国对虾、梭蟹等,是村民的一项致富项目[2]。
名称溯源清初,张姓从附近漕汶村迁此立村,因靠近河岸,故名河崖庄,清朝中期,因河水冲刷,村周围呈铲尖形,故又改名铲尖村。
人口耕地该村村域东西197米,南北270米,面积约80亩,其中耕地面积756亩。截至2008年,铲尖村有179户,人口718人,除张姓居民外,尚有赵姓、马姓、郭姓、曹姓居民。
经济发展解放初期铲尖村历史上以农业、渔业为主,旧社会因地少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从解放以后,铲尖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该村的农业、渔业生产逐年发展,对大片的盐碱地进行了改良,对后来的粮食丰产打下了基础,集体也上了几条帆船挖蛤蜊、打鱼。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铲尖村的各行各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粮食连年翻番,也种了很多经济作物,村民不仅有粮又有经济。把老式帆船改成了机动船,全村最多的时候有机动船27条,以挖蛤蜊为主。这一项产业对铲尖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截至2008年,铲尖村在发展高效农业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全村共上了塑料大棚40余个,每年光这一项收入就达近几十万元,该村的养殖业也很兴隆,全村养猪的、养羊的等,从八九十年代的几十头发展到2008年的四百头。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约6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3518元。
旧村改造因1999年发洪水,全村不得不进行了大面积的旧村改造,基本上把老村往村前搬迁了。人均住宅面积大大的增加,幸亏村里刚换了领导班子,现在的街也宽了(至今没有通畅),胡同也宽了,村民可以在胡同里垛草,养猪等,2007年年底主要大街上拉上路灯,虽然进行了亮化,但是至今街面还没有硬化,坑坑洼洼,雨后的铲尖就想像在退了朝的海滩。
全面繁荣铲尖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风气也很正,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全村村民在经济上你追我赶,干大棚的、下海的、养猪的、做买卖的、上班打工的、搞个体私营经济的,全村一片繁荣景象,全村一致响应党中央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