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书 名: 彷徨的帝国

作者:连清川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222057852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正在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晕眩感的民族,一个在迅速变化中失去了方向感的国度。
不幸的是,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是世界经济的龙头,它是文化的输出者。失去了方向,它会成为所有人的心腹之患。
两处战争废墟,一场金融危机。心理分裂的国家,挑战四起的世界。十万进退两难的士兵,千万失去保障的中产。满怀狐疑的盟友,周围遍布的暗敌。进再难恣意挥洒帝国的荣光,退无以从容安顿破碎的市场。
这便是奥巴马和他的美国歧路。这便是罗马之后最伟大西方帝国的彷徨。
编辑推荐“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他对西方传媒的实地考察,对美国选情的即时报道,以及由此带来对“9·11”之后全球化浪潮的深入思考。他已经进入政治学和历史学的领域,突破了国内传媒界青年记者的狭隘眼界。如此进步,让我感到欣喜。”
——朱学勤,著名学者,上海大学历史教授
“连清川赴美三年,正是经历了“9·11”袭击之后的三年,也是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大选的三年,一个中国记者,能够于斯时斯地作近距离的观察,无疑是十分难得的机缘。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作者对国家权力、公民社会、新闻伦理等的思考,不仅清醒,而且独到。”
——江艺平,南方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南方周末》前总编辑
“多年以来,美国是一个不断被我们谈论,而我们却仍对其知之甚少的国家,它既让我们心生渴望,也带来不断的焦虑。很多时刻,我们不正是通过观察别人来了解自己的吗?年轻作家连清川不断继续他的观察与谈论,为我们增添了一种清新、独特的声音。”
——许知远,知名作家,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连清川,一个新媒体人,他曾供职于中国最出色的南方报业;他仔细观察过广州、纽约、上海;他用中文写作、思考,也用英文交流、阅读;他纵论国际事务,也描述春天的第一枚绿芽;他知道《南方周末》与《纽约时报》的新闻,也明了《大西洋月刊》与《纽约书评》的议论;他走,他看,他写,于是有了这本书,它可以向你展示新一代媒体人的功力与眼界。”
——连岳,《南方周末》等多家主流媒体专栏作家
作者简介连清川,70年代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南方周末》记者、编辑多年,参与创办《书城》杂志,担任《21世纪环球报道》主编。2003年负笈海外,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长达三年。长期为《南方周末》、《新周刊》、《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南风窗》、《外滩画报》等主流媒体写作专栏,范围涉及国际政治、媒体评论、书评与文化评论等。2006年回国后,任《普知·读者文摘》(美国《读者文摘》中国大陆版)总编辑,此后担任《时代周报》编委,现居上海。
图书目录朱学勤 序
江艺平 序
自序:歧路彷徨,帝国何处
第一辑 2008,大选时间
新美国梦想疑云重重
技术性击倒
希拉里太老,奥巴马太年轻
一个越战老兵的绝地反击
肤色、信仰与性别
丢脸的媒体和民意去向
美国分裂症
向左走,向右走
高山仰止
中国是美国大选的话题吗?
堕胎不堕胎,这是个问题
教徒的神威
有钱和没钱人的共同游戏
华裔选民,拉美裔选民,以及其他选民
不重要的副总统?
第二辑 纽约,观察空间
一个失去方向的国度
逃出美国?
纽约的中东战争
学习自由
透明纽约
不为己甚
鸟巢里的风暴
倔强的灯光
非法移民:人情、法律和理想
圣诞节是个什么节?
唐人街:渴望与逃离
伦理与现代
种族主义、传统、现代
自信与暴政
忘却
第三辑 读书,品茗思想
世界还是圆的
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幸存者
暖昧的真相
外交教授的总统评分机制
为他人的道德而决斗
《告别演说》的难言之隐
财政计划与首都
麦迪逊的罪过
杰佛逊和他的朋友们
孟南德历史探案集
第四辑 新闻,职业体验
默多克之战
如果我是《时代》周刊
苏尔兹伯格保卫战
谁的编辑 室?
白宫的新闻游戏
后“9·11”与美国宪法
战乱时期的爱国主义
稳定性,还是创造性?
知识界向何处去?
揭老祖宗疮疤
跋:在纽约:读书,读城,读世界
致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