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绕山河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村庄由来据《刘氏族谱》记载,1404年(永乐年间),刘氏始祖自云南迁来,初居鳌山卫南门里,后来移居西绕山河。为刘氏一世祖。村庄地处六沟汇集之处,小河自西绕村后东去,故取名曰绕山河。旧时,村前有一巨石,登其顶,四面的村落、青山及沧海尽收眼底,又名登高埠村。其村西北祖茔中柞树林曾经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最大的要四人合抱。1957年被毁,仅余一株,被该村重点保护。

经济发展建国初期,西绕山河村粮食亩产只有60公斤,总产3.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8万元。1978年,粮食平均亩产350公斤,总产量19.2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万元。2001年,粮食平均亩产650公斤,总产量35.7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10万元。种植芋头为该村一大特色。

1968年,该村建有草制品厂,有厂房8间,职工50人,年收入1万元。1978年,该村建成压塑料厂、淘金刚砂厂、织布厂等,村办企业始成气候。1987年,鳌山电器配件厂初建,企业后改制为建昊电器有限公司,为海尔、海信、日本三美、茂治、台湾大生等著名企业加工配套产品。韩国独资企业多那发制品有限公司,1993年落户该村,2005年有职工800人。人均年工资在8000元以上。截止到2005年,该村还有个体仪表床加工厂9个,从业人员50人,有批发零售商店5家,年户均收入3万元。

社会事业建国初期,政府号召大办夜校、识字班,扫除了部分文盲。1955年,第一次扩建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1978年扩建小学教室24间。2000年,村参与投资建鳌山卫中心小学大楼落成,小学办学条件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到2005年,全村共有61人考取大中专院校。1999年,老年门球队获全镇冠军。

1949年前,传染病肆虐,婴幼儿死亡率极高。建国后,政府免费为村民预防接种各种疫苗,传染病得到控制,群众的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人均寿命得到延长。1960年,村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3人,村民患病可及时得到治疗。

人民生活1949年,村民人均占有粮食80公斤,人均收入25元,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且多是土坯草房。1978年,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120元。2003年,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人均收入120元。至2003年,人均收入达4700元。村民人均住房面积由砖混结构的瓦房换成别墅楼,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全村拥有机动车辆260辆,安装固定电话200部,有手机120部。

村庄建设1976年,该村对住房建设进行统一规划。1982年,村投资8万元挖机井、建水塔、铺设镀锌自来水管道,把自来水送到每户村民家中。2003年,更换管道,实现了一户一表和自动打水。1998年,对村中心大街进行护坡、整平。2003年,对进村路、中心大街路面进行了硬化,砌水沟1500米,铺设地下排污水管500米,建垃圾池6个,设垃圾箱12个。2001年,村集体出资18万元为村民交纳“三提五统”费、独生子女保险金,还为村民交纳大病医疗统筹费8千多元[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