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汪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六汪村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六汪村隶属于山东省胶南市六汪镇,位于六汪镇政府驻地,泰薛公路和黄大公路在此交汇,东距胶南市城区19.2公里,西距诸城市37公里,南距日照市80公里,北距胶州市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2]。

名称溯源据《樊氏家族》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樊可诚兄弟从云南迁来,在六处水汪(坑)边立村取名六汪,后来俩兄弟分居,在原村前另立一村,遂有两个六汪村,该村称后六汪,后惯称六汪。该村农历五、十逢集日。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载,自清朝道光至民国时称该村为六汪集(因逢集而得名)。

人口耕地该村村域东西长1.5公里,南北2公里,有耕地面积2200亩,果园120亩。

2005年有居民435户,1360口人,樊姓居民占80%左右,其他有王、于、杨、赵等少数居民。

经济概况截至2005年,该村农业和副业生产逐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突飞猛进。拥有建筑、农机维修、面粉面食加工、屠宰加工、建筑材料预制、商品零售批发、餐饮等个体工商业户60多家,其他各类个体私营业户50多家,从业人员达500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林业、黄烟、畜牧、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2005年有速生杨500多亩、黑松60亩、蔬菜大棚9个、食用菌大棚6个,种植花生900亩、黄烟80亩、蔬菜220亩,存栏黄牛400头、羊300余只、猪640头、鸡1300只。

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该村1947年成立党组织,1992年新建拦河坝4座,1993年开通了自来水,1996年硬化了村内主街道,1997年开通了有线电视,居民子女就近就读于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到2005年,有八十多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博士、硕士研究生5名,副局级以上干部5名。该村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100%,并对独生子女户由集体出资办理备用保险金。

获得荣誉该村获得青岛市 “法制示范村”、胶南市 “五个好党支部”、六汪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