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特洛夫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

名称 古斯特洛夫号

外文名称 Die Gustloff

更多外文片名:

Die Gustloff - Flucht über die Ostsee.....Germany (second part title)

Die Gustloff - Hafen der Hoffnung.....Germany (first part title)

Hafen der Hoffnung - Die letzte Fahrt der Wilhelm Gustloff.....Germany (working title)

Die Gustloff

导演: 约瑟夫·维尔斯麦尔 Joseph Vilsmaier

编剧: Rainer Berg ....writer

主演:

凯·魏辛格 Kai Wiesinger ....Hellmut Kehding

瓦莱丽·涅豪斯 Valerie Niehaus ....Erika Galetschky

Heiner Lauterbach ....Harald Kehding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Christian Heyne

摄影 Cinematography:Jörg Widmer

选角导演 Casting:Anja Dihrberg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Lothar Holler

视觉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Sven Martin

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Colin Azzopardi ....assistant director: Malta

Marek Juracek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影片类型:剧情/历史

国家/地区:德国

上映 2008年

对白语言:德语

色彩:彩色

制作公司:Ufa Film-und Fernsehproduktion

发行公司: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 (ZDF) [德国] (2008) (Germany) (TV)

特技制作公司:Exozet Effects (visual effects)

剧情介绍本片再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惨烈的海难,纳粹时期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巨轮沉没事件。有超过9000人在这次空前灾难中丧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官方从来没有正式调查过此次海难,了解它的人少之又少。

“古斯特洛夫号” (Wilhelm Gustloff)建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是一艘供纳粹环游世界的客轮。但是到了1944年底,这艘船被用来搭载德国纳粹海军的U型艇成员,并停泊在位于波罗地海的波兰北部港口城市格...

幕后花絮1945年,一艘满载万名乘客的德国客轮在海上行驶时被前苏联潜艇击沉,造成9千余人遇难,死亡人数超过“泰坦尼克号”6倍,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难。由于此船系纳粹建造,因此又被称为“希特勒的泰坦尼克号”。六十余年来,由于这次海难造成太多的无辜平民遇难,很多人担心此事会与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相提并论,于是多年来始终令史学家讳莫如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曾经尝试在他2002年的小说《蟹行》中提及古斯特洛夫号的海难。

古斯特洛夫号大海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法西斯全线崩溃,纷纷从占领区撤回人员。1945年1月29日,德国训练船“维尔海姆·古斯特洛夫”号,奉命装载伤员、后方人员和家属,从波兰格丁尼亚港撤回德国基尔港。该船25484吨,设计载客量1468人,实载8600多人,大部分是妇女、儿童。由于争相登船,秩序大乱,拖到1月30日中午才起锚启航。

“古斯特洛夫”号绕过黑耳半岛的岬角,驶出格但斯克湾,进入漂着浮冰的波罗的海大洋。迎面来了两艘为它护航的鱼雷小艇,附近又有德国的巡洋舰、护航舰和扫雷艇巡弋,安全保障严密。夜幕降临,“古斯特洛夫”号贴近海岸,放胆开灯航行。在黑耳半岛以北潜伏着780吨的原苏联潜艇“S一13”号,从潜望镜发现远处移动的灯光,误判为一艘大型巡洋舰,正是攻击目标,当即潜水全速追击,咬定不放。1月30日夜10时,距离目标2000米,4枚鱼雷相继飞出潜艇,其中3枚命中,炸毁“古斯特洛夫”号的主机、辅机和水泵,船只瘫痪,漂浮于贩岸25海里的海面。在爆炸声中,乘客从舱内涌上甲板,妇幼被乱脚踩死,伤员嚎陶大哭坐以待毙。大船迅速向左倾斜,护航艇靠近救援,乘客纷纷跳海游。跳水者捞起时,多数已冻毙。午夜2时10分,巨轮翻没海底。德国“希佩尔”号巡洋舰赶到救援时已不见船影。全船仅救起964人,共约7700人遇难。这是世界航运史上单船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海难。

众说纷纭的定义

尽管这是一场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的海难,但是直到今天,各方对这次事件的定义还是没有结果——如果说“S-13”号攻击的是一艘无武装的船只,那么该船上所承载的大量武器和一些舰载防空炮、以及运载的纳粹官员与武装部队显然使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但如果说“S-13”所攻击的是一艘纳粹海军的舰艇,那么该船上近万名的普通民众又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此次攻击是不甚人道的。事实上,到底是称为“海难”还是其他称呼,只在被人们所争论着。正如一战期间德国潜艇攻击同样是作为普通船只的“大西洋王后”,那时那艘船上也运载了一些弹药武器。无论如何,这次事件中受害最大的,是普通的民众,而这类事件的定义如何,已经显得不重要了。最关键的是,人类应当以史为鉴,尽量避免这种最平民近似于屠杀的惨剧再次发生。

精彩剧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