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三上”作文
原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选自宋·欧阳修《归田录》
译文: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官僚下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即读先秦百家著作)、史书,睡着则读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辞。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同住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
解释:1.惟:只
2.笃学:好学
3.余:欧阳修自称
4.尔:同“耳”罢了
5.属思:构思
6小辞:唐代以来即有民间曲子词和文人词,当时算不得文学正宗,故称“小辞”,也叫“小词”。
7因:因此
8虽:虽然
9盖:句首助词
10乃:是,就是
11.顷刻:片刻
相关链接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例:《醉翁亭记》最后一句),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本文选其《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六篇;选其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六首;先其诗《戏答元珍》和《画眉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