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莱鼻灯塔,为台湾灯塔之一,位于花莲县花莲港北方奇莱鼻,现由台湾当局“财政部”关税总局海务处管辖。灯塔背中央山脉,面太平洋,于山色海天之间。

历史沿革台湾日治时期灯塔是为日本时代的产物,最早建于1931年,为白色方形混凝土建筑,高7.6米,使用五等电石气闪光灯,每三秒闪一次,光力300烛光。
于1943年二战期间受到盟军飞机轰炸。遂于战争期间,乃至战后至修复前仍无法发光作业。现代时期直到1963年,为了配合开放花莲港为国际港,于是在原塔基附近新建一个白色五角形混凝土建筑做为新塔。新建奇莱鼻灯塔使用四等电灯白色光,明三秒灭三秒,光力28,000烛光。
并于1973年增设无线电标杆一座,输出电力100瓦,射程100海浬,与绿岛灯塔无线电标杆结合,以利船只相互定位。
1985年增设雷达标杆。
1992年将通讯系统全面汰换为双频雷达标杆。
灯塔结构与行政诸元灯塔结构诸元塔高:13.4m。
塔身涂色・构造:白色五角形混凝土,顶层外有环绕阳台(典型灯塔顶层设计)。
灯高:33.4m〈以高潮面至灯火中心计〉。
灯器:4等电灯。
灯质:白色顿光(每6秒:明3秒、暗3秒)。
光力:28,000cd。
公称光程:16.6nm <约30.74km>。灯塔行政诸元管辖机关:“财政部”关税总局。
人员编制:未知。
开放参观与否:否。
附属施设双频道雷达标杆一座(dual-frequency radar beacon p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