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27亩(其中:水田277亩,旱地450亩),人均耕地1.21亩,主要种植蔬菜、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04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7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2亩,主要种植梨、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2亩,其中养殖面积12亩;荒山荒地37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14户通自来水,无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有214户通电,有15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1%和92.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8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2户(分别占总数的87.4%和75.7%)。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一级公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0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63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47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77亩,有效灌溉率为38.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7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6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84万元,占总收入的28.6%;畜牧业收入275万元,占总收入的1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00头,肉羊300头);渔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0.07%;林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0.2%;第二、三产业收入389万元,占总收入的14.2%;工资性收入527万元,占总收入的19.2%。农民人均纯收入420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蔬菜、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5人(占劳动力的41%),在省内务工180人,到省外务工5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蔬菜、花卉,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8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1.8%。该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拥有企业3个。
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214户,乡村人口600人,其中男性280人,女性320人。其中农业人口600人,劳动力451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578人,白族22人,哈尼、彝、满族1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8人,占人口总数的16.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00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4公里。该村无公厕,建有2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观音山中心学校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碧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13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56人,其中小学生67人,中学生89人。
该村无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建有业余文艺宣传队2个。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8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27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0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16万元,有固定资产14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7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和财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1]